◎痱子。古北方方言。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1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1頁,第42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6頁,第34字
音《廣韻》:扶問切;《集韻》:符問切,𡘋分去聲。《廣韻》:㿎㾙,瘡悶。《集韻》:㿎脪,熱腫也。
音又,《廣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𡘋音憤 —— 病悶也。
音又,《集韻》:符分切,音汾 —— 㿎沮,憂貌,熱瘍也。
义按,《字彙》附十二畫,非。今改正。
〔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㿎〕字拼音是fè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賁。
〔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èn] ⑴ 痱子。古北方方言。
英语:sick; depress and melancholy, swelling, heat rashes; heat spots; prickly heat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㿎,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3FCE,拼音是(fèn),疒部,共18画,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