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 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名词
1.形声。从廴,壬( tíng )声。廴( yǐn ),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2.同本义。
court of a feudal ruler;
廷,朝中也。 —— 《说文》虎兕争兮于廷中。 —— 《楚辞·王逸·九思逢尤》游汉廷公卿间。 —— 《汉书·陆逵传》相如廷叱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见相如。廷中皆大笑。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
3.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government;
[刘邦]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 《史记》
4.庭院;院子。通“庭”。
courtyard;
子有廷内。 —— 《诗·唐风·山有枢》张武军于荧廷。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差使人立于廷。 —— 《左传·定公十四年》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 —— 《管子·法法》门廷车骑以千数。 —— 《史记·李斯列传》听于廷。 —— 《资治通鉴·唐纪》
5.朝位;位置。
position;
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 —— 《马王堆汉墓帛书》
形容词
◎公正 fair-minded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名
1.君主时代,国君办事与发布政令的地方。
《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朝廷、宫廷。
2.地方官吏办事的处所。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移官府廷,因佐戎幕。”
县廷。
3.庭院。
汉•王充《论衡•论死》:“满堂盈廷,填塞巷路。”
1.君王处理政务与发布政令的地方。
宫廷、朝廷。
2.地方官办事的处所。
县廷。
3.姓。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廴部
武英殿刻本: 第84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53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296頁,第38字
音《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𡘋音亭。《說文》:朝中也。《廣韻》:朝廷也。《論語》:其在宗廟朝廷。【疏】朝廷,布政之所。【釋文】廷,停也,人所集之處。
义又,《廣韻》:正也。《韻會》:直也。
义又,《廣韻》:廷者,平也。
义又,廷尉,官名。《前漢・百官表》:廷尉,秦官。【註】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爲號。
音又,《廣韻》、《韻會》、《正韻》𡘋徒徑切,亭去聲 —— 義同。
〔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廴部。
〔廷〕字拼音是tí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廴、𡈼,五行属火。
〔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廴,壬( tíng )声。廴( yǐn ),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是朝廷。
〔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íng] ⑴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卷别卷二下反切特丁切頁碼第57頁,第18字續丁孫
異體𨑳
朝中也。从廴𡈼聲。
附注段玉裁注:「朝中者,中於朝也。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在廷,故雨霑服失容則廢。」林義光《文源》:「廷與庭古多通用……象庭隅之形,𡈼聲。」
附注《說文新證》:「廷,『庭』的初文,門與宮室之間的區域;朝中為其引申義。吳大澂、林義光、高鴻縉等指出,金文『廷』字从人、从土,𠃊象庭隅或階前苗地;所从『彡』形,林義光以為象灑掃形,高鴻縉以為『㐱』聲。旭昇案:『𠃊』表示一個隱藏的區域,字从人立於一個區域,『人』形後來聲化為『𡈼(挺)』聲,『彡』可能象灑掃形。」
卷别卷四反切由丁反頁碼第166頁,第4行,第1字述
朝中也。從廴𡈼聲。
鍇注臣鍇曰:「朝中其道長逺也,故從廴。」
卷别卷二下反切特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308頁,第1字許惟賢第138頁,第5字
朝中也。
段注朝中者,中於朝也。古外朝,治朝,燕朝,皆不屋。在廷。故雨霑服失容則廢。
从廴。𡈼聲。
段注特丁切。十一部。《甘祿字書》、《佩觿》音定。《廣韵》同。
庭院之庭,當作廷(天井);庭訓宮中(圍牆)。天井之合音即廷字。
庭訓宮中,係有屋之處,故中廷、廷園、廷院、大廷、朝廷皆作廷。
庭訓宮中,係有屋之處,故中庭、庭園字當作廷。
廷,朝廷。字形采用“廴”作边旁,采用“壬”作声旁。
金文字形或作「」,人立土上,表示庭院區域,像灑掃形。三者相合正像人立庭中灑掃的樣子。人立土上為「?」,於此又作為示義的聲符。金文又或作「」,省。戰國楚系文字人變作「」,秦系文字則人立土上作「」,區域之形變作「」,成為從廴、?聲之形,為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之所本。廴為「行」之省形,義為道路,作為形符,表示義與行走有關;?為挺立,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隸書之「廴」作「」、「?」作「」,當是隸變所致。在六書中,金文、戰國楚系文字字形屬於形符不成文的形聲字,秦系文字、篆文至楷書字形則屬於形聲兼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11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65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3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78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73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55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41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101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85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5頁,第2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79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96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638頁【補遺】第1638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81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67頁【崇文】第66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2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34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90頁,第6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527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215頁,第3字 |
英语:court
德语:der Hof ( eines Monarchen ) (S), der Regierungssitz eines feudalen Herrschers (S)
法语:cour, palais du souverain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廷,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448,拼音是(tíng),廴部,共6画,形声字,半包围结构,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