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熜的意思




    拼音:cong 声调:cōng,zǒng 怎么读熜朗读
    总笔画:15 画 部首:火 部
    部外笔画:11 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OTLN 仓颉:FHWP
    郑码:UORW 四角:96830
    统一码:11
    笔顺:[433432535414544] 点、撇、撇、点、撇、竖、横折、撇、横撇/横钩、点、横、点、斜钩、点、点

    熜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用同“”,烟囱:“入其家室,朝则~无烟,寒则蜎体不申。”

    用麻茎捆扎成的火炬。

    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630頁,第18

    說文》㷓本字。

    注解

    〔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熜〕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ōng、zǒ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悤

    〔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ōng] ⑴ 用同“囱”,烟囱:“入其家室,朝则~无烟,寒则蜎体不申。” [zǒng] ⑴ 用麻茎捆扎成的火炬。

    熜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作孔切頁碼336頁,第12

    異體

    熜麻蒸也。从火悤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子菶反頁碼821頁,第4行,第3

    熜然麻蒸也。從火悤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作孔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932頁,第2許惟賢845頁,第1

    熜然麻蒸也。

    段注麻蒸,析麻中榦也。亦曰菆。菆一作黀。古者燭多用葦。鄭注《周禮》曰:燋,炬也。許曰:苣,束葦燒之也。亦用麻。故先鄭注《周禮》曰:蕡燭,麻燭也。先鄭意蕡卽𪎰字。鄭注《士喪禮》曰:燭用蒸。蒸卽謂麻榦。《弟子職》曰:䒱閒容蒸。

    从火。悤聲。

    段注作孔切。九部。

    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6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83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637頁
    4說文校箋第430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99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44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46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92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23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62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416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344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941頁【補遺】第17512頁
    14通訓定聲第236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62頁【崇文】第3445頁
    16說文句讀第1385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68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949頁,第6字

    熜的字源字形


    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