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如“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
◎猪圈和猪睡的垫草。
名
◎用木柴堆筑而成的居处。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上•释宫》:“橧,巢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唐•孔颖达•正义:“夏则居橧巢者,谓橧聚其薪以为巢。”
◎〈书〉堆积柴草筑构而成(如鸟巢般)的居所。
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21頁,第18字
同文書局本: 第555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501頁,第12字
音《唐韻》:子登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𡘋音增。《韻略》:聚薪以居也。《禮・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夏則居橧巢。【註】暑則聚薪柴居其上。
义又,《說文》:北地高樓無屋者。張衡〈西京賦〉:橧桴重棼,鍔鍔列列。
音又,《廣韻》:疾陵切,音鄫 —— 豕所寢也。揚子《方言》:豬檻及蓐曰橧。
音又,《集韻》:徂陵切,音層。《博雅》:圈也。
〔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橧〕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ēng、cé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曾。
〔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ēng] ⑴ 〔~巢〕古人用柴薪架成的住处,如“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㈡ [céng] ⑴ 猪圈和猪睡的垫草。
英语:hut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橧,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6A67,多音字,拼音是(zēng 或 céng),木部,共16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