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𨒀的意思



    𨒀

    拼音:cong 声调:cóng 怎么读𨒀朗读
    总笔画:7 画 部首:辶 部
    部外笔画:4 画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笔:VVPV 仓颉:YSHH
    郑码:WYYD 统一码:4
    笔顺:[5353454]

    详细解释


    同“”。

    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補遺・酉集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5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570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252頁,第2

    篇海類編》:疾容切,音從。說文》:相聽也。

    注解

    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補遺・酉集,康熙部首是辵部

    𨒀〕字拼音是có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𠚪

    𨒀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慈用切頁碼267頁,第11

    𨑢

    異體𨒀𨒁、從

    𨑢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

    附注按: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謂從、從古今字。從,二人相隨,即從行之義。後加義符辵,隨行義遂為從字所專。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松用反頁碼686頁,第1行,第1

    𨑢隨行也。從辵,從从,从亦聲。

    鍇注臣鍇曰:「古但爲相隨行之從。」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慈用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541頁,第2許惟賢676頁,第3

    𨑢隨行也。

    段注以从辵。故云隨行。《齊風》。並驅從兩肩兮。傳曰:從,逐也。逐亦隨也。《釋詁》曰:從,自也。其引伸之義也。又引伸訓順。《春秋經》從祀先公。《左傳》曰順祀先公。是從訓順也。《左傳》。使亂大從。王肅曰:從,順也。《左傳》。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謂不肎順其長幼之次也。引伸爲主從,爲從横,爲操從。亦假縱爲之。

    从从辵。

    段注舊作辵从。今正。从辵者,隨行也。主从不主辵。故不入《辵部》。

    从亦聲。

    段注慈用切。九部。按大徐以去韵別於平韵。非也。當疾容切

    字形解说

    甲骨文或作「」,從二人相隨;或作「」,從彳、从聲,彳為道路,表示行走,字形也像二人前後相隨的樣子。金文或作從二人相隨,或作從辵、从聲,或作從止、从聲。「彳」、「辵」、「止」都表示行走,構意相同。戰國文字仍作從辵、从聲及從止、从聲的字形。篆文則分作二字,一為從二人的「」,一為從辵、从聲的「」。實者「从」為初文,「從」為後起形聲字。隸書則作二人的「」,或作「」、「」,前者乃是將辵字析為「彳」、「止」二形,後者則是將辵隸定為「」,形構之意並無不同。楷書則取彳止分開的「從」形。在六書中,從二人的「从」為同意會意,而從辵、从聲的「從」或「」,則是形聲兼會意。規範字,義為「跟隨」、「隨侍者」、「從容」,作「从」;又「從橫」(縱橫)義則對應作「纵」。

    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6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67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13頁
    4說文校箋第344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324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17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00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2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3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09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336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77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271頁
    14通訓定聲第221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710頁【崇文】第2837頁
    16說文句讀第1101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47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789頁,第2字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