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螬〕金龟子的幼虫,圆柱形,白色,身上有褐色毛,生活在土里,吃农作物的根和茎,害虫。俗称“地蚕”、“土蚕”、“核桃虫”。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3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00頁,第3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75頁,第16字
音《唐韻》:徂奚切;《韻會》、《正韻》:前西切,𡘋音齊 —— 蠐螬。見螬字註。
义又,蝤蠐。見蝤字註。
义《說文》本作𧓉。
〔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蠐〕字拼音是q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齊。
〔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í] ⑴ 〔~螬〕金龜子的幼蟲,圓柱形,白色,身上有褐色毛,生活在土裏,吃農作物的根和莖,害蟲。俗稱“地蠶”、“土蠶”、“核桃蟲”。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徂兮切頁碼第442頁,第16字續丁孫
異體𧓉、蠐
𧓉𧕐也。从虫亝聲。
附注《玉篇・虫部》:「𧓉,亦作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徂兮切頁碼第1045頁,第3行,第1字述
𧓉𧕐也。從虫齊聲。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徂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59頁,第5字許惟賢第1157頁,第4字
𧓉𧕐也。
段注《釋蟲》。蝤蠐,蝎。郭云:在木中者。蟦,蠐螬。郭云:在糞土中者也。是二者似同而異。宋掌禹錫,蘇頌亦辯蠐螬與蝤蠐,蝎不同。許意謂蝤蠐,蝎爲一物。而蠐螬下不云蝎也。葢亦不謂一物矣。
从虫。𠫼聲。
段注徂兮切。十五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75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25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3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87頁,第1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25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43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65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53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98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9頁,第1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63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640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890頁【補遺】第1794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93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55頁【崇文】第46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1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2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23頁,第10字 |
英语:maggots, grubs
德语:Larve (S)
法语:ver du bois etc.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蛴,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5149,拼音是(qí),虫部,共12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