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foot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屦校灭止。——《易·噬嗑》举止高。——《汉书·五行志》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动词
1.停住,中断进程。
halt; stop;
止,停也,息也。 —— 《广韵》亦可以止矣。 —— 《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韩诗外传》羽飞乃止。 —— 《三国志·诸葛亮传》雪止。 —— 《资治通鉴·唐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 《聊斋志异·狼三则》絮絮不止。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又。
渐拍断止。
止步;止怒;止泻;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战争);止止(犹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军(让军队停止前进)
3.阻止,不让进行。
prevent;
笑而止之。 —— 《列子·汤问》相如止臣。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又。
相如固止。使人止晋鄙。 —— 《史记·魏公子列传》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 —— 清· 狄夷散人《玉娇梨》
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声);止善(阻止别人做好事);止节(阻塞;节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为)
5.驻守 。
be stationed;
止壁(顿兵扎营);止舍(驻扎宿营);止守(留守);止次(驻扎)
6.居住。
dwell;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 《诗·商颂·玄鸟》止文殊院。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7.停留,逗留。
stay;
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 —— 《搜神记》止子路宿。(止,使……留下。) —— 《论语·微子》
止顿(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副词
1.仅;只。
only;
技止此耳。 —— 唐· 柳宗元《三戒》止印二三本。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只十有一日。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止增笑耳。 —— 《聊斋志异·狼三则》
2.又。
止露尻尾。
3.又。
止有剩骨
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还没有抄完;止有此数了。
语气助词
◎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诗·小雅》
动
1.停住、不动。
《易经•艮卦•彖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适可而止。
2.达到、安住。
《礼记•大学》:“止于至善。”
3.不准、阻挡。
《左传•桓公六年》:“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吕氏春秋•季秋纪•知士》:“静郭君不能止。”
4.居住。
《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名
1.脚。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2.仪容行动、威仪。
《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3.打击柷的槌子。
《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晋•郭璞•注:“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桐之,令左右击,止者其椎名。”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静的、不动的。
《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副
◎仅、只。
唐•杜甫〈无家别〉诗:“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
不止一回。
助
◎用于语尾,以加强语气。
《诗经•周颂•良耜》:“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1.停住;不再进行。
止息、终止、适可而止。
2.使停住。
止痒、禁止、扬汤止沸。
3.到一定期限便不再继续。
截止、起止、本次人口统计到10月31日24时止。
4.表示止于某个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岂止他一个人不赞成、实际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5.行为;威仪。
举止、行止。
6.静;不动。
心如水止。
7.姓。
8.二一四部首之一。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止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7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73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23頁,第10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徐曰】初生根幹也。
义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义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义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𡨥盜不爲衰止。
义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义又,心之所安爲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义又,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义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註】內諱獲,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义又,容止。《詩・鄘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义又,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义又,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义又,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註】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义又,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义又,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义又,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义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义又,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註】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止部。
〔止〕字拼音是zhǐ,独体字,五行属火。
〔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停住不动⑵ 拦阻,使停住⑶ 仅,只⑷ 古同“趾”,脚;脚趾头。
卷别卷二上反切諸市切頁碼第49頁,第16字續丁孫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
附注徐灝注箋:「凡从止之字,其義皆為足趾。許以為象艸木出有址,殆非也。考阮氏《鐘鼎款識・父丁卣》有足跡,文作止,正象足趾之形……三趾者,與手之列多略不過三同例。」
卷别卷三反切只耳反頁碼第145頁,第3行,第1字述
下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從止。
鍇注臣鍇曰:「艸木初生,根榦也。」
卷别卷二上反切諸市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7頁,第1字許惟賢第118頁,第5字
下基也。
段注與丌同部同義。
象艸木出有阯。
段注止象艸木生有阯。屮象艸木初生形。𡳿象艸過屮枝莖益大。出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
故㠯止爲足。
段注此引伸假借之法。凡以韋爲皮韋,以朋爲朋黨,以來爲行來之來,以西爲東西之西,以子爲人之偁皆是也。以止爲人足之偁與以子爲人之偁正同。許書無趾字。止卽趾也。詩麟之止。易賁其止,壯于前止。《士昏禮》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爲趾。許同鄭从今文。故不錄趾字。如从今文名,不錄古文銘也。或疑銘趾當爲今文。名止當爲古文。周尚文。自有委曲煩重之字不合於《倉頡》者。故名止者,古文也。銘趾者,後出之古文也。古文禮今文禮者,猶言古本今本也。古本出於周,從後出之古文。今本行於漢,轉從冣初之古文。猶𣜩楷之體,時或有捨小篆用古籒體者也。諸市切。一部。
凡止之屬皆从止。
有停止,有足止,故此部有此兩種字。
下基。古以止為足,《詩》「麟之止」。《說文》無趾字,正當作止。足之印地,其形止作止,足了與止了同,人自頭至足即止,即到底也。
有足止及停止兩義,故止部之字有此兩種義。
止,底部的基础。像草木长出地面有根茎的基址一样,所以古人用“止”表示“足”。 所有与止相关的字,都采用“止”作边旁。
甲骨文之,上像五個腳趾省作三個,餘像腳掌、腳跟,屬象形。金文對照甲文字形,大同小異,只是腳跟邊緣的線向右延申,稍失其形。戰國文字二例,不離甲、金文之形。篆文顯承於金文。隸書二例,一全據篆文為形;一大腳趾變為橫線,自失其形,而楷書之止,即沿自後者。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3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41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1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7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60頁,第2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9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76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93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21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8頁,第2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66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11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381頁【補遺】第16336頁【後編】第1823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44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44頁【崇文】第57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1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09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75頁,第6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232頁,第5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65頁,第6字 |
英语:stop, halt, desist; detain
德语:jdm. Einhalt gebieten, etw. stillen, etw. entgegenwirken (V), bis, bis zu (Adj), nur, allein (Adj), anhalten, aufhören, stoppen, unterbrechen, stocken (V)
法语:seul, seulement, arrêter, cesser, stopper, jusqu'à
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金文 商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止,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0109,拼音是(zhǐ),止部,共4画,象形字,独体字,五行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