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愤(忧思蓄积)。~恻。不~不发。
形容词
◎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be desirous but unable to speak out;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论语·述而》
悱悱(抑郁于心而未能表达貌);悱发(欲说而不能,有待别人开导启发)
形
◎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
◎〈书〉形容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样子。
不悱不发(不到想说却不知如何表达的程度时,就不去启发)。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29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388頁,第36字
標點整理本: 第333頁,第9字
音《廣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𡘋音斐。《論語》:不悱不發。【朱註】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义《集韻》或作㥱。
〔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悱〕字拼音是fě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非,五行属水。
〔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ěi] ⑴ 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
卷别卷十下反切敷尾切頁碼第358頁,第5字續丁孫
口悱悱也。从心非聲。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07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96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7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61頁,第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26頁,第2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43頁,第1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5245頁,第1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2273頁,第1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281頁,第14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447頁,第7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3674頁,第2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10546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1067頁,第4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1000頁,第3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50頁,第2字 |
英语:to be desirous of speaking
法语:aphone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悱,通用规范汉字,二级汉字,序号4985,拼音是(fěi),忄部,共11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