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𠮦的意思



    𠮦

    拼音:zhao 声调:zhào 怎么读𠮦朗读
    总笔画:5 画 部首:口 部
    部外笔画:2 画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UKF 仓颉:CR
    郑码:UDJ 统一码:2
    笔顺:[43251]

    基本解释


    同“”。

    〈韩〉棗也。棗子。(見鄉藥文獻)

    详细解释


    1.读音jo。 棗也。棗子。

    2.《八辅》 第25区, 第29字。

    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72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00頁,第7

    唐韻》:直少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笑切,𡘋潮去聲。說文》:評也。王逸曰: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書・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詩・齊風》:自公召之。禮・曲禮》:父召無諾,唯而起〔「父召無諾」下有「先生召無諾」五字。原文作「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

    又,《廣韻》、《正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𡘋同「邵」。廣韻》:邑名。〈詩序〉:〈甘棠〉,美召伯也。【箋】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

    又,姓。廣韻》:召公之後。前漢・循吏傳》:召信臣,九江壽春人。氏族博考》:春秋召與邵一氏,後分爲二,汝南安陽之族皆从邵。

    注解

    〔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ào、sh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刀、口,五行属

    〔召〕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刀声。本义是呼唤。

    〔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ào] ⑴ 召唤⑵ 召致,引来 [shào] ⑴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直少切頁碼41頁,第30

    異體𠮥𠮦

    召𧦝也。从口刀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遅妙反頁碼126頁,第6行,第1

    召嘑也。從口刀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直少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25頁,第8許惟賢100頁,第1

    召𧦝也。

    段注《言部》曰:𧦝,召也。

    从口。刀聲。

    段注直少切。二部。

    白话解释

    召,呼叫客人享用酒食。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刀”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召字字形都是從?持酉,像雙手抬起酒架上的酒罈;像架酒罈的器物;像舀酒的湯匙,表示挹取酒漿,邀人飲酒的意思。字形或省略為從匕、像酒罈瓶口之形,為戰國文字所相承。篆文、隸書、楷書形變為從口、刀聲。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1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03頁
    4說文校箋第54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47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6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09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7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1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53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2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142頁【補遺】第16304頁
    14通訓定聲第128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5頁【崇文】第497頁
    16說文句讀第158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29頁,第1字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