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95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917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879頁,第18字
音《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𡘋音沙。《玉篇》:紗,縠也。《廣韻》:絹屬。一曰紡纑也。《急就篇》〔註〕:巳紡而成,謂之紗。《前漢・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註】師古曰:紗縠,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爲紗,縐者爲縠。
义古通沙。《周禮・天官・內司服》:緣衣素紗。【註】素紗者,今之白縛也。今世有沙縠,名出於此。
音又,《集韻》:弭沼切,音眇 —— 紗,微也。或作𠋝。《韻會》:紗,今作緲,又通作眇。
音又,《韻補》叶桑河切。劉楨〈魯都賦〉:妖服既工,刻畫綺紗;和顏揚眸,盱風長歌。
〔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紗〕字拼音是s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少。
〔紗〕字造字法是會意。从糸( mì ),从少。本义是輕細的絹。
〔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ā] ⑴ 用棉蔴纖維、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⑵ 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⑶ 像紗布的
𠋝,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Unihan编码U+202DD,拼音是(miǎo),亻部,共11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