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鄗的意思



    鄗

    拼音:hao 声调:hào 怎么读鄗朗读
    总笔画:12 画 部首:阝 部
    部外笔画:10 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YMKB 仓颉:YBNL
    郑码:SJLY 四角:07227
    统一码:10
    笔顺:[412512525152] 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解释


    〔~县〕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柏乡县北。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县名 Hao county。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故城在今河北省柏乡县北。

    鄗,常山县,世祖所即位。 —— 《说文》。今为高邑,从邑,高声。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 —— 《左传·哀公四年》

    2.假借为“”。武王都邑名。

    Hao capital;

    杜伯射王于鄗。 —— 《国语·周语》武王以鄗。 —— 《荀子·王霸》遂绕丰鄗。 —— 班固《西都赋》。在今陕西西安。

    地名:(1)周武王的都城。故址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西安市附近。通“”。(2)春秋时晋邑。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北省柏乡县北。

    山名。约位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成皋县境。

    1.古地名:

    2.(1)周朝初年的国都,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同“镐(ㄏㄠˋ hào)”。

    3.(2)在今河北柏乡北。

    4.(3)在今山东蒙阴西北。

    5.姓。

    用于地名。鄗山,山名,在河南荥阳。

    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4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276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262頁,第15

    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𡘋音皓。正字通》:春秋晉邑,戰國屬趙。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郉、欒、任、鄗。【註】鄗,晉地;後漢光武卽位于此,改名高邑,卽今趙州高邑縣。

    又,與鎬通。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註】酆鄗,二水名;文王都酆,武王都鄗。

    又,《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𡘋音敲 —— 水名。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敖鄗,二水名,在滎陽縣西北。

    又,《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𡘋音壑。又,《集韻》:虛到切,音耗 —— 義𡘋同。

    又,《字彙補》:居囂切,音郊 —— 地名。與郊同。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鄗。左傳・文三年》作郊。

    注解

    〔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鄗〕字拼音是h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高、⻏

    〔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ào] ⑴ 〔~县〕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柏乡县北。

    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呼各切頁碼209頁,第4

    鄗常山縣。世祖所卽位,今爲高邑。从邑高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火各反頁碼536頁,第1行,第1

    鄗常山縣也。從邑高聲。世祖所即位,今爲高邑。

    鍇注臣鍇按:《字書》常山鄗縣。火屋反,又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呼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158頁,第3許惟賢510頁,第4

    鄗常山縣也。从邑。高聲。

    段注呼各切。古音在二部。

    世祖所卽位。今爲高邑。

    段注《前志》曰:常山郡鄗。世祖卽位更名高邑。《後志》曰:常山國高邑。故鄗。光武更名。按今直𣜩趙州栢鄉縣之縣北二十里有故鄗城是也。《春秋》時晉邑。《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鄗。杜曰:鄗卽高邑縣。

    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2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53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09頁
    4說文校箋第265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56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918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58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42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5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62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262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116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630頁【補遺】第16986頁
    14通訓定聲第129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57頁【崇文】第2225頁
    16說文句讀第847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02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637頁,第3字

    鄗字的翻译


    英语: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法语:(comté dans la province de Hebei)​

    鄗的字源字形


    鄗(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鄗(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鄗(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鄗(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鄗(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鄗(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