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人佩玉的皮带:“~厉游缨”。
②小囊,小荷包:“男~,革;女~,丝。”
③马腹大带。
④车轴上系靷的皮环。
名词
1.形声。从革,般声。革,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本义:皮制的束衣的大带。
2.同本义。
leather belt for fastening cloth;
鞶,大带也。 —— 《说文》或锡之鞶带。 —— 《易·讼卦》鞶厉游缨。 —— 《左传·桓公二年》
鞶帨(大带与佩巾。喻学者文辞繁琐);鞶带(革带,腰带);鞶厉(古代衣服上的带子)
3.小囊。专指荷包。 small bag
鞶囊(古代官吏用来盛印绶的革制袋囊); 鞶结(小袋子的扎口)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6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91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82頁,第26字
古文: 𣎤
音《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𡘋音槃。《說文》:大帶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禮・內則》:男鞶革,女鞶絲。【註】小囊盛帨巾者。《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施鞶。《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鑑予之。【註】鞶帶而以鏡爲飾也。又,〈定六年〉:定之鞶鑑。【釋文】步丹反,又蒲官反。《集韻》或作䩔。
〔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鞶〕字拼音是p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般、革。
〔鞶〕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革,般声。革,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本义是皮制的束衣的大带。
〔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án] ⑴ 古人佩玉的皮带:“~厉游缨”。⑵ 小囊,小荷包:“男~,革;女~,丝。”⑶ 马腹大带。⑷ 车轴上系靷的皮环。
卷别卷三下反切蒲官切頁碼第83頁,第13字續丁孫
大帶也。《易》曰:「或錫之鞶帶。」男子帶鞶,婦人帶絲。从革般聲。
附注徐鍇繫傳:「以革為之也。」朱駿聲《通訓定聲》:「按:帶有二:大帶以束衣,用素若絲;革帶以佩玉,用韋。字从革,當以革帶為正。」
卷别卷六反切別安反頁碼第231頁,第1行,第1字述
大帶也。《易》曰:「或錫之鞶帶。」男子帶鞶,婦人帶絲。從革般聲。
鍇注臣鍇曰:「以革爲之也。」
卷别卷三下反切簿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28頁,第1字許惟賢第193頁,第5字
大帶也。易曰:或錫之鞶帶。
段注訟上九。
男子帶鞶。婦人帶絲。
段注鞶,革帶也。故字從革。《内則》曰:男鞶革。女鞶絲。注云: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繪。有飾緣之。則是鞶裂。與詩云垂帶如厲,紀子帛名裂繻字雖今異。意實同。按《小雅》垂帶而厲箋云:而亦如也。而厲,如鞶厲也。鞶必垂厲以爲飾。厲字當作裂。說與《禮記》注同。而《毛傳》云厲,帶之垂者。《左傳》鞶厲。服云:鞶,大帶也。賈逵,杜預說同。虞翻注易亦云:鞶帶,大帶。皆與鄭異。葢鄭以大帶用素。天子諸侯大夫同。士用練。皆不用革也。大帶所以申束衣。革帶以佩玉佩及事佩之等。故《喪服》以要絰象大帶。又有絞帶象革帶也。《内則》云:男鞶革。女鞶絲。則鞶非大帶明矣。《周禮》巾車疏引易注云:鞶帶,佩鞶之帶。此葢鄭注與詩,禮注同。而《内則》施縏袠注云:縏,小囊也。縏袠言施。爲箴管線纊有之。則縏亦與鞶同類。
从革。
段注此鄭知非大帶也。
般聲。
段注簿官切。十四部。
凡从般之字皆有大意。
大帶也。凡从般聲之字皆有大義。段注太拘(?)。
大帶也。凡从般聲之字皆有大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66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34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8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13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07頁,第1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80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653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51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558頁,第5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67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13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83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300頁【補遺】第1648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969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32頁【崇文】第92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25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25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264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91頁,第9字 |
英语:big leather belt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鞶,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97B6,拼音是(pán),革部,共19画,形声字,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