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暗綠色(指水)~海。~浪。~海遺珠(喻被埋沒的人才)。~海桑田。~海一粟。
②寒,冷:“日初出,~~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形容词
1.形聲。从水,倉聲。本義:寒冷。
2.同“凔”。寒冷。
cold;
滄,寒也。 —— 《說文》天地之間有滄熱。 —— 《周書·周祝》疾養滄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 《荀子·正名》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 《漢書·枚乘傳》日初出,滄滄涼涼。 —— 《列子·湯問》
滄涼(寒涼;寒冷);滄熱(寒冷與炎熱)
3.通“蒼”。水深綠色 。
dark green;
滄流(泛指水流。因江水呈青蒼色,故名);滄浪(水色青碧;又指水名,在湖北省境內)
名词
◎州名 Cang prefecture。北朝東魏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鹽山縣與山東省樂陵縣之間。唐至元因之,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滄州市。
形
1.寒。
《说文解字•水部》:“沧,寒也。”《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2.青绿色的。
《文选•扬雄•甘泉赋》:“东𪹳沧海,西耀流沙。”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五:“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1.〈书〉深绿色。
沧海、沧溟。
2.姓。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3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589頁,第21字
古文: 𣶟 、 𣳁
音《唐韻》:七剛切;《集韻》、《韻會》:千剛切,𡘋音倉 —— 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東爲滄浪之水。
义又,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义又,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义又,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义又,《說文》:寒也。《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
义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音又,《集韻》:楚亮切,音創 —— 與凔同。
〔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滄〕字拼音是c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倉。
〔滄〕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水,倉聲。本义是寒冷。
〔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āng] ⑴ 暗綠色(指水)⑵ 寒,冷:“日初出,~~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岡切頁碼第375頁,第1字續丁孫
寒也。从水倉聲。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初況反頁碼第917頁,第4行,第1字述
寒也。從水倉聲。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岡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252頁,第2字許惟賢第980頁,第3字
寒也。
段注《周書》周祝解曰:天地之閒有滄𤍽。《列子・湯問》。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仌部》凔字音義同。
从水。倉聲。
段注七岡切。十部。
滄海,《史記》、《漢書》皆作倉,是也。滄,寒也。
寒也。滄海之滄,古只作倉,《史》、《漢》尚然,如「張良見倉海君」。
滄海字,《史》《漢》皆作倉。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42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50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1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94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8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42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788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567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97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6頁,第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75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967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14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608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84頁【崇文】第393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06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465頁,第5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219頁,第5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044頁,第12字 |
英语:blue, dark green; cold
德语:dunkelblau (Adj)
法语:bleu foncé, vert azuré, glauque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滄,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6EC4,拼音是(cāng),氵部,共13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