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簪的意思




    拼音:zan 声调:zān 怎么读簪朗读
    总笔画:18 画 部首:⺮ 部
    部外笔画:14 画 结构:上中下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TAQJ 仓颉:HMUA
    郑码:MHRK 四角:88601
    中文电码:4681 区位码:8402 统一码:14
    笔顺:[314314153515352511] 撇、横、点、撇、横、点、横、撇折、撇、竖提、横、撇折、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簪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子。金~。玉~。~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绅。

    插,戴。~戴。~菊。~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竹,賛( zǎn )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同本义。

    hairpin;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 —— 《韩非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杜甫《春望》

    簪冕(冠簪与冕服);簪绂(簪,冠簪;绂,丝制的帽带);簪裾(古时显贵所穿着的服饰);簪缨缙绅(比喻仕宦之人)

    动词

    1.插戴在头上。

    wear in one' s hair;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 河立待良久。 —— 《史记·滑稽列传》乃簪一花。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簪朵(犹簪花,戴花);簪挂(簪花挂彩);簪星曳月(形容佩带光彩耀眼);簪冠(插簪于冠);簪花(戴花);簪菊(古人习俗,于重阳节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

    2.连缀。

    stitch meet;

    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 —— 《仪礼·士丧礼》

    簪合(折簪重合。指女子丧夫后再遇意中人而结为夫妇);簪蒿席草(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

    古人用来绾发或固定头冠的头饰。

    《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唐•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头簪。

    1.插、戴。

    唐•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并辑蛟龙书,同簪凤皇笔。”宋•苏轼〈答陈述古〉诗二首之一:“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2.连缀。

    《仪礼•士丧礼》:“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汉•郑玄•注:“簪,连也。”

    (一)之又音。

    1.用来固定发髻或头冠的长针。

    发簪、木簪、头簪。

    2.插;戴。

    簪笔、她头上簪了朵花。

    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00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861頁,第2

    古文: 兂 、 𥯓

    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𡘋音㻸 —— 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𣏽也,因形名之也。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𡘋鐕 —— 義同。

    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註】簪,疾也 —— 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求也。

    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朋盍簪,王肅讀。

    又,徂官切。》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𥸢、篸。

    注解

    〔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簪〕字拼音是zān,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朁,五行属

    〔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賛( zǎn )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是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ān] ⑴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⑵ 插,戴

    簪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下反切側岑切頁碼282頁,第8

    兂首笄也。从儿,匕象簪形。凡兂之屬皆从兂。

    異體

    簪俗兂从竹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阻琴反頁碼715頁,第4行,第1

    簪首笄也。從人、匕。象簪形。凡兂之屬,皆從兂。

    鍇注臣鍇曰:「匕,笄也。」

    反切………頁碼715頁,第5行,第1

    俗兂從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下反切側琴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620頁,第2許惟賢710頁,第5

    簪首筓也。

    段注《竹部》曰:筓,簪也。二字爲轉注。古言筓。漢言旡。此謂今之旡卽古之筓也。古經無簪字。惟易豫九四。朋盇簪。鄭云:速也。實寁之假借字。張揖《古今字詁》,𢈻作撍。《埤蒼》云:撍,疾也。寁𢈻撍同字。京作撍。經文之簪,古無釋爲筓者。又《士喪禮》。復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衣于裳。注云:簪,連也。然則此實鐕之假借字。《金部》曰:鐕可以衣箸物者。凡《經典》此二簪字外,無言簪者。

    从儿。匕象形。

    段注此非相與比敘之匕。乃象旡之形也。旡必有岐。故又曰叉。俗作釵。《釋名》曰:叉,枝也。因形名之也。篆右象其叉。左象其所抵以固弁者。側琴切。七部。

    凡兂之屬皆从兂。

    俗兂。

    段注今俗行而正廢矣。

    从竹。从󵦣。

    段注󵦣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兂【尊】。

    簪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55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70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538頁
    4說文校箋第361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341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22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10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28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1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20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351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293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633頁【補遺】第17296頁
    14通訓定聲第32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40頁【崇文】第2957頁
    16說文句讀第1158頁
    17說文新證第69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74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24頁,第1字

    簪字的翻译


    英语: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

    德语:Haarnadel (S)

    簪的字源字形


    簪(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簪(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