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6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85頁,第23字
音《廣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𡘋音邳 —— 同「丕」,大也。
义又,姓。
〔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十部。
〔㔻〕字拼音是p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不、十。
〔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ī] ⑴ 同“丕”。
卷别卷一上反切敷悲切頁碼第1頁,第5字續丁孫
異體𠦓、㔻
大也。从一不聲。
附注按:金文丕不從一,不、丕原為一字,後分化。
卷别卷一反切鋪眉反頁碼第22頁,第7行,第1字述
大也。從一不聲。
鍇注臣鍇曰:「古音不若夫,故得不爲丕字之聲也。」
卷别卷一上反切敷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3頁,第1字許惟賢第1頁,第5字
大也。
段注見《釋詁》。
从一。不聲。
段注敷悲切。古音在第一部。鋪怡切。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爲丕。如不顯卽丕顯之類。於六書爲假借凡假借必同部同音。丕,隷書中直引長。故云丕之字不十。漢石經作𠦓,可證。非與丕殊字也。
不古讀浮,故丕音[不]。[一][一]丕字,「从一,不聲」,段注:「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為丕。」因而疑「丕」為「不」之誤。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4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02頁【補遺】第16140頁【後編】第1820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81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頁【崇文】第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41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2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29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4頁,第1字 |
英语:(same as 丕) great; distinguished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㔻,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Unihan编码U+353B,拼音是(pī),十部,共6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