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2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5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2頁,第35字
音《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𡘋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义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义又,《周禮・秋官・大司𡨥》: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义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𡘋推去聲 —— 自中而外也。
音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音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音又,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音又,《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音又,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音又,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凵部。
〔出〕字拼音是chū,独体字,可拆字为屮、凵,五行属金。
〔出〕字造字法是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是长出。
〔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ū] ⑴ 从里面到外面⑵ 往外拿,支付⑶ 离开⑷ 产生,生长⑸ 发生⑹ 显露⑺ 超过⑻ 来到⑼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⑽ 显得量多⑾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⑿ 传( chuán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卷别卷六下反切尺律切頁碼第198頁,第4字續丁孫
異體出
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从出。
附注孫詒讓《名原》:「古出字取足形出入之義,不象草木上出形。」
卷别卷十二反切穴律反頁碼第506頁,第5行,第1字述
進也。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從出。
鍇注臣鍇曰:「《易》曰:『或岀或處。』出爲進也。根盛則能上出,下根亦跳出也,象形。」
卷别卷六下反切尺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90頁,第1字許惟賢第482頁,第2字
進也。
段注本謂艸木。引伸爲凡生長之偁。又凡言外出爲內入之反。
象艸木益茲上出𨔶也。
段注茲各本作滋。今正。茲,艸木多益也。艸木由才而屮而㞢而出。日益大矣。尺律切。十五部。
凡出之屬皆从出。
形。茁。凡草木出本用出,不用茁。
出,长进。像草木渐渐滋生,向上生长出来。所有与出相关的字,都采用“出”作边旁。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是從止、從凵。止的本義為腳掌,此處表示行走、行動;凵為古人掘地而居的半穴居住所。字形正像一隻腳從穴居向外跨出的樣子,所以表示出門離去的意思。甲骨文也有從止、從囗的字形,囗字表示邑居,與從凵的構意相同。金文與戰國文字的止凵相連,字形逐漸產生訛變,因此篆文已難以顯現「出」的構形與本義,而隸書、楷書則止字完全訛變為從屮。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91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04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9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52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43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67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14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27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82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4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9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00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327頁【補遺】第1692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470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24頁【崇文】第20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9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501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74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05頁,第2字 |
英语:go out
岀,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5C80,拼音是(chū),山部,共6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