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䎽的意思



    䎽

    拼音:wen 声调:wén,wèn 怎么读䎽朗读
    总笔画:14 画 部首:耳 部
    部外笔画:8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BQAJ 仓颉:SJHPA
    郑码:CERK 四角:12464
    统一码:8
    笔顺:[12211135152511]

    详细解释


    同“”。

    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1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968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933頁,第35

    唐韻》:古文聞字。註詳本畫。

    又,《集韻》:書盈切,音聲 —— 無形而響。

    注解

    〔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én、w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昏

    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無分切頁碼399頁,第12

    聞知聲也。从耳門聲。

    異體𦖫

    䎽古文从昏。

    附注徐鍇繫傳「知聞也」作「知聲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文从昏聲。」于省吾《殷契駢枝續編》:「(甲骨文)本象人之跪坐以手掩面傾耳以聽外警」之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無云反頁碼960頁,第2行,第2

    䎽知聲也。從耳門聲。

    反切………頁碼960頁,第2行,第3

    古文聞從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無分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366頁,第4許惟賢1028頁,第9

    䎽知聲也。

    段注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

    从耳。門聲。

    段注無分切。十二部。

    古文从昏。

    段注昏聲。

    白话解释

    闻,听说,了解。字形采用“耳”作边旁,“门”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像人跽坐而以手附耳,表示仔細聽聞。金文形變,耳朵移至右下方,人字上又加三點飾筆。戰國文字轉為形聲字,或作從耳、昏聲,《說文》古文承此而來;或作從耳、門聲,篆文承此而來。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7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1003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756頁
    4說文校箋第522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72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73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92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85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1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13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01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4157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1685頁【補遺】第17777頁
    14通訓定聲第321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38頁【崇文】第4149頁
    16說文句讀第1703頁
    17說文新證第842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8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01頁,第4字

    䎽字的翻译


    英语:(ancient form of 聞) to hear, to learn, to convey, to smell, to hear of

    䎽的字源字形


    䎽(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䎽(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䎽(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䎽(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䎽(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䎽(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䎽(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䎽(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