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去牲畜的睾丸或卵巢。~馬。~豬。
动
1.阉割牲畜、动物。
《西游记•第三九回》:“点污他不得,他是个骟了的狮子。”
2.截去主根,培植果树。
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卷上•骟诸色果木树》:“树芽未生之时,于根旁掘土,须要宽深,寻纂心钉地根截去,留四边乱根勿动,却用土覆盖,筑令实,则结果肥大,胜插接者,谓之骟树。”
◎割掉马、牛、猪等家畜的睪丸或卵巢。
骟马、骟驴。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54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43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38頁,第2字
音《正字通》:式戰切,音扇 —— 割去勢也。《臞仙肘後經》:騸馬、宦牛、羯羊、閹猪、鐓雞、善狗、淨貓。
义又,接樹曰騸樹。《月令廣義》有騸樹法。
义一作扇。《五代史・郭崇韜傳》:謂繼岌曰:當盡去宦官,至於扇馬,亦不可騎。
〔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騸〕字拼音是sh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扇。
〔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àn] ⑴ 割去牲畜的睾丸或卵巢
英语:geld, castrate
德语:Wallach ( kastriertes Pferd ) (S, Bio), kastrieren ( Tiere ) (V, Med)
法语:châtrer
騸,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9A38,拼音是(shàn),馬部,共20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