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听觉。失~。
②听觉灵敏。耳~目明。
③心思灵敏。~明。~睿。~慧。~颖。
形容词
1.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2.同本义。
(of hearing)acute;
聪,察也。 —— 《说文》听曰聪。 —— 《书·洪范》闻审谓之聪。 —— 《管子·宙合》耳彻为聪。 —— 《庄子·外物》尚寐无聪。 —— 《诗·王风·兔爰》
聪耳(听觉灵敏的耳朵)
3.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astute;
耳不能两听而聪。 —— 《荀子·劝学》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聪察(擅长审辨);聪察轩昂(明察真伪,仪态不凡);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4.聪明,有才智。
clever;
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 ——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 —— 《三国志·诸葛亮传》聪者不得用其诈。 —— 《韩非子·有度》不聪敬止。 —— 《诗·周颂·敬之》
聪哲(聪明多智);聪明自误(天资聪明的人,反被聪明所误);聪智(指聪明而有才智)
名词
◎听;听觉 。
faculty of hearing;
左耳失聪。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3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969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934頁,第38字
音《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𡘋音驄。《說文》:察也。《廣韻》:聞也、明也、通也、聽也。《書・洪範》:聰作謀。《史記・商君傳》: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管子・宙合篇》:耳司聽,聽必順聞,聞審謂之聰。【註】耳之所聞,既順且審,故謂之聰。
音又,《韻補》叶千剛切,音倉。𨻰琳〈柳賦〉:穆穆天子,亶聽聰兮;德音允塞,民所望兮;宜爾嘉樹,配甘棠兮。望平聲。
〔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聰〕字拼音是cō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悤。
〔聰〕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耳,總聲。本义是聽力好。
〔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ōng] ⑴ 聽覺⑵ 聽覺靈敏⑶ 心思靈敏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倉紅切頁碼第399頁,第5字續丁孫
異體聦、𦖻
察也。从耳悤聲。
附注《說文新證》:「聰,耳朵聽得清楚。楚系多从耳,兇聲,或疊加義符『心』。」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麤中反頁碼第959頁,第6行,第2字述
察也。從耳悤聲。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倉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365頁,第2字許惟賢第1028頁,第2字
察也。
段注察者,覈也。聰察以雙聲爲訓。
从耳。悤聲。
段注倉紅切。九部。
聪,至察至明。字形采用“耳”作边旁,“怱”作声旁。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耳、聲。從耳,表示聽聞聲音;聲,聲兼義,取疏通之意。表示耳朵中空疏通而聽覺靈敏。隸書、楷書皆承篆文而來。在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87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03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5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22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1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30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924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85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1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2頁,第2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0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155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67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6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37頁【崇文】第414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0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40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575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100頁,第1字 |
英语:intelligent, clever, bright
德语:(ein gutes) Gehör; hellhörig
法语:intelligent, (ouïe) fine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聪,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3206,拼音是(cōng),耳部,共15画,形声字,左右结构,五行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