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駤的意思



    駤

    拼音:zhi 声调:zhì 怎么读駤朗读
    总笔画:16 画 部首:馬 部
    部外笔画:6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CGCF 86 、 COGF 98 仓颉:SFMIG
    郑码:CUHB 四角:71314
    统一码:6
    笔顺:[1211254444154121] 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横、撇折、点、横、竖、横

    基本解释


    横蛮无理:“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

    古同“”。

    马高大。

    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40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437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431頁,第17

    廣韻》、《集韻𡘋陟利切,音致。玉篇》:𩧅駤,馬躊蹰不前也。博雅》:𩧅駤,止也。

    又,馬高大。

    又,《淮南子・修務訓》: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註】忿戾不通達也。

    注解

    〔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駤〕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至

    〔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横蛮无理:“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⑵ 古同“騺”。⑶ 马高大。

    駤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陟利切頁碼324頁,第25

    異體

    騺馬重皃。从馬𡙕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陟利反頁碼798頁,第7行,第1

    騺馬重皃。從馬執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陟利切、勑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67頁,第3許惟賢816頁,第6

    驇馬重皃也。

    段注《晉世家》。惠公馬騺不行。卽《左傳》晉戎馬還濘而止。今本《史記》作鷙。譌字也。而《秦本紀》作馬驇。不誤。𠬜部曰:𤕩,驇不行也。今本亦譌鷙。《莊子》馬蹄篇。闉枙驇曼。崔云:拒枙頓遲也。今刻《釋文》亦譌从鳥。而《集韵》、《類篇》不誤。車之前重曰𨎐。馬重曰驇。其音義一也。《廣雅》。𩧅駤,止也。駤卽驇。

    从馬。埶聲。

    段注各本埶譌執。篆體上从執,則失其聲矣。今皆正。陟利切。十五部。亦勑利切

    騺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38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80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616頁
    4說文校箋第413頁,第21字
    5說文考正第386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39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37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7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5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53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400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32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637頁【補遺】第17462頁
    14通訓定聲第268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34頁【崇文】第3333頁
    16說文句讀第1333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92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919頁,第3字

    駤的字源字形


    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