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𨽍的意思



    𨽍

    拼音:du 声调:dú 怎么读𨽍朗读
    总笔画:17 画 部首:阝 部
    部外笔画:15 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BFLM 仓颉:NLGWC
    郑码:YBLL 统一码:15
    笔顺:[52121252212511134]

    详细解释


    1.拼音dú。

    2.同“”。沟渠; 水道。

    3.同“”。

    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6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362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351頁,第5

    古文: 豄

    唐韻》、《集韻𡘋徒谷切,音獨。說文》:通溝。廣韻》:通溝以防水也。玉篇》亦作瀆。

    又,《轉注古音》:徒弄切 —— 與洞同。急就章》:乗風懸鐘,華洞樂皇。象書》洞作瀆,音洞 —— 𨽍,猶通也。

    注解

    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𨽍〕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賣

    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谷切頁碼480頁,第20

    𨽍

    異體𨽤𨽍

    𨽍通溝也。从𨸏𧸇聲。讀若瀆。

    𨽍

    異體

    𨽍古文𨽍从谷。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陁谷反頁碼1120頁,第7行,第2

    𨽍通溝㠯防水也。從𨸏𧷏聲。讀若洞。

    反切………頁碼1121頁,第1行,第1

    古文𨽍從谷。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32頁,第1許惟賢1274頁,第7

    𨽍通溝。

    段注句。《西都賦》曰:通溝大漕。潰渭洞河。

    㠯防水者也。

    段注小徐及《廣韵》本如此。𨽍與瀆不同。瀆从水。主謂水。故解曰溝也。𨽍𨸏。主謂地。故曰通溝以防水。防水猶禦水也。通洞之溝,水去迅速。無滯不爲災。通之言洞也。洞者,疾流也。故其字讀若洞。四瀆字當作此。亦作四竇。

    𨸏𧶠聲。

    段注徒谷切。三部。

    讀若洞。

    段注大徐洞作瀆。非也。此許所聞舊音。《急就篇》。乘風縣鐘華洞樂。皇象碑本洞作𨽍。《衣部》襱或从賣聲作襩。

    古文𨽍。从谷。

    段注《釋山》曰:山豄無所通,谿。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音洞,東侯對轉。

    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229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912頁
    4說文校箋第642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71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2129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55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12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03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81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617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508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963頁【補遺】第18094頁
    14通訓定聲第1474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73頁【崇文】第5089頁
    16說文句讀第2103頁
    17章授筆記第59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1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319頁,第1字

    𨽍的字源字形


    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