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浥的意思



    浥

    拼音:yi 声调:yì 怎么读浥朗读
    总笔画:10 画 部首:氵 部
    部外笔画:7 画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IKCN 仓颉:ERAU
    郑码:VJYI 四角:36117
    中文电码:3204 统一码:7
    笔顺:[4412515215] 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湿润:“渭城朝雨~轻尘”。

    坑洼地。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水,邑声。本义:湿润) 同本义。

    damp;

    渭城朝雨浥轻尘。 —— 王维《渭城曲》

    浥浥(润湿的样子);浥烂(潮湿霉烂)

    润湿、沾湿。

    唐•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宋•陆游 〈浪淘沙•绿树暗长亭〉词:“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

    姓。如汉代有浥安。

    1.〈书〉湿润;沾湿;沾染。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宋‧陆游〈浪淘沙‧绿树暗长亭〉词)。

    2.姓。

    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9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24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571頁,第14

    唐韻》:於及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乙入切,𡘋音邑。說文》:濕也。又,漬潤也。詩・召南》:厭浥行露。

    又,《廣韻》:於業切;《集韻》:乙業切,𡘋音裛 —— 義同。

    又,《集韻》:乙俠切,音𨂁 —— 窊陷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踰彼趨浥。【註】趨浥,輸于淵也。

    又,乙甲切,音押 —— 水流下貌。郭璞〈江賦〉:乍浥乍堆。

    注解

    〔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浥〕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邑

    〔浥〕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邑声。本义是湿润。

    〔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 ⑴ 湿润:“渭城朝雨~轻尘”。⑵ 坑洼地。

    浥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於及切頁碼369頁,第4

    浥溼也。从水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殷戢反頁碼903頁,第4行,第2

    浥溼也。從水邑聲。

    鍇注臣鍇按:《詩》曰:「厭浥行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於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206頁,第3許惟賢960頁,第4

    浥溼也。

    段注《召南・毛傳》曰:厭浥,溼意也。

    从水。邑聲。

    段注於及切。七部。

    浥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931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703頁
    4說文校箋第480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40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60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72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45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5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90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464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389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957頁【補遺】第17660頁
    14通訓定聲第45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65頁【崇文】第3857頁
    16說文句讀第156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5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25頁,第1字

    浥字的翻译


    英语:moist, wet, dampen

    德语:feucht

    法语:humide, moite

    浥的字源字形


    浥(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浥(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浥(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浥(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