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1.茅屋。
《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编草结庵,不违凉暑。”
2.僧尼供佛的小寺庙。
《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这庵儿虽小,其实幽雅。”
◎参见“庵蔼”条。
1.僧尼供佛的小寺庙。后多指尼姑供佛、修道之处。∥也作“庵”。
庵堂、庵观、小庵、尼姑庵。
2.原指圆顶茅草屋,后泛称茅草屋。
茅庵、庵舍、庵庐、结草为庵。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87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39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08頁,第9字
古文: 葊
音《唐韻》、《集韻》𡘋烏含切,音諳。《韻會》:菴閭,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註】菴閭,蒿也。《本草》:此草老莖可以蓋覆菴閭,故名,《北史・景穆恭皇后傳》:太后常以體不安服菴閭子。
义又,菴羅,果名。《本草》:又名菴摩羅伽果。謝靈運〈山居賦〉:企堅固之貞林,希菴羅之芳園。
音又,《玉篇》:倚廉切,音淹 —— 義同。
音又,《韻會》:烏紺切,音闇。左思〈蜀都賦〉:茂八區而菴藹。《正韻》:菴藹,翳薈也。
音又,上聲,烏感切,音黯 —— 義同。
义又,《類篇》同「蓭」,《正字通》本作菴,省作菴。
〔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菴〕字拼音是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奄。
〔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ān] ⑴ 古同“庵”。
英语:small Buddhist monastery
法语:couvent, monastère, petit temple bouddhiste, petit temple bouddhiste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菴,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83F4,拼音是(ān),艹部,共11画,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