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
1.斩杀;割。
behead;
剒,斩也。 —— 《说文》鱼曰剒之。 —— 《尔雅》法剒。 —— 《公羊传·成公二年》羌两足以毕剒。 —— 《楚辞·怨世》刳肝剒趾。 —— 《后汉书·董卓传论》
2.琢磨,雕刻打磨。
carve and polish;
犀谓之剒。 —— 《尔雅》。注:“谓治其朴,俱未成器,有此名也。”
◎同“𠝖 title=𠝖>𠝖”。
动
◎斩。
剒断。
1.〈书〉斩;割。
剒断、刳肝剒趾。
2.〈书〉雕刻;琢磨。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0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頁,第24字
音《唐韻》、《集韻》:倉各切;《韻會》:淸各切;《正韻》:七各切,𡘋音錯。《爾雅・釋器》:犀,謂之剒。【註】治樸之名。【疏】治其樸,俱未成器也。
义《玉篇》亦作錯。
〔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剒〕字拼音是cu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昔、刂。
〔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uò] ⑴ 古同“错”,琢磨;雕刻。⑵ 斩,割:“刳肝~趾。”
英语:(Cant.) to jerk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剒,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5252,拼音是(cuò),刂部,共10画,形声字,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