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害,毀壞。~害。摧~。
②不完全,餘下的。~餘。~陽。~存。~廢。~佚。苟延~喘。
③兇惡。~忍。~酷。兇~。
動
1.形聲。从歹( è ),戔( jiān )聲。从“歹”表示與死亡有關。本義:傷害。
2.同本義。
injure; damage;
殘,傷也。 —— 《蒼頡篇》昔智伯瑤殘 範中行。 —— 《戰國策·秦策》。注:“滅也。”廢爲殘賊。 —— 《詩·大雅·民勞》則汝殘矣。 —— 《戰國策·齊策》。注:“壞也。”凡二十七縣殘。 —— 《史記·樊酈滕灌傳》。集解:“謂多所殺傷也。”張儀之殘, 樗裏疾也。 —— 《戰國策·秦策》。注:“害也。”放軾其君則殘之。 —— 《周禮·夏官》殘名以逞。 —— 《左傳·宣公二年》
摧殘(使蒙受嚴重損失);殘心(殘害人的心);殘賊(殺害);殘滅(殘殺毀滅);殘夷(殘殺)
3.毀壞;破壞。
demolish;
家室立殘,親戚不免於刑戮。 —— 《荀子·榮辱》
殘略(摧毀掠奪);殘壞(破敗;毀壞)
4.凋謝。
wither;
東風無力百花殘。 —— 李商隱《無題》
殘花;殘芳;殘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形容词
1.兇惡;狠毒。
ruthless; atrocious;
故不疑爲吏,嚴而不殘。 —— 《漢書·雋不疑傳》
殘烈(殘酷劇烈);殘橫(殘暴專橫)
2.殘缺,殘廢。
disabled;
顧自以爲身殘處穢,動而見憂。 —— 司馬遷《報任安書》
殘而不廢;殘卷(書籍的殘存部分;亦指書中未讀完的部分);殘脫(殘缺脫漏);殘替(殘缺廢棄);殘帙(殘卷);殘夢(零亂不全的夢)
3.剩餘;殘餘,殘存。
surplus; remnant;
故純樸不殘,孰爲犧尊? —— 《莊子·馬蹄》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苟延殘喘乎? ——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殘香(餘香);殘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殘雪(剩餘而未融盡的雪);殘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餚)
4.最後的,最末的 。
remaining;
殘年(年末;餘年。指人的晚年);殘照(夕陽);殘冬(冬季將盡之時);殘山(山將盡處)
名词
◎也指兇暴的人,暴虐無道的人 ferocious person 當橫行天下,爲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是天下之大殘也。——漢· 賈誼《論積貯疏》
动
◎伤害、毁坏。
《墨子•天志下》:“入其沟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
摧残、骨肉相残。
形
1.凶恶、凶暴。
《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残忍、残暴。
2.不完整的。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
残缺不全。
3.剩余的、将尽的。
唐•杜甫〈重题郑氏东亭〉诗:“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残冬、风烛残年。
名
◎暴戾。
《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
1.伤害;毁坏。
残害、残杀、摧残。
2.凶狠;凶暴。
残忍、残酷、凶残。
3.剩余的;将到尽头的。
残局、残敌、残羹剩饭。
4.有缺损的;不完整的。
残肢、凋残、断编残简、这套邮票残了。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歹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91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81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531頁,第6字
音《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𡘋音䏼。《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
义又,《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又,《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
义又,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
音又,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㨆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㨆爲殘。㨆音廩,或洛感反。
义又,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
义又,煮肉之名。張協〈七命〉:鷰𩩙猩脣,髦殘象白。【註】髦,髦牛也;殘、白,蓋煑肉之異名。《崔駰・博徒論》:鷰臛羊殘。
义又,殘,缺也。劉歆〈移太常博士書〉:專已守殘㊟〔已為己形誤,應作「專己守殘」〕。【註】師古曰:專執已所偏見㊟〔已為己形誤,應作「專執己所偏見」〕,苟守殘缺之文。
义又,穿鑿傅會謂之蕞殘。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爲道;玉屑滿篋,不成爲寶。
义又,惡罵曰殘罵。揚子《方言》: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
义又,貪暴吏曰殘吏。《後漢・明帝紀》:殘吏放手。
义又,五殘,星名。《史記・天官書》:五殘星出正東東方之野,其星狀類辰星。《正義》曰:五殘,一名五鋒,《前漢・藝文志》有《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
义又,與戔通。《易・賁卦》:束帛戔戔。《註》引子夏《易》束帛殘殘。
义又,〈魏志〉:辰韓名樂浪人爲阿殘。東方人名我爲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之人也。
义又,膾殘,魚名。皮日休詩:分明數得膾殘魚。
义又,《高僧傳》: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
音又,《韻補》叶財先切,音前。班彪〈北征賦〉:首身分而不寤兮,猶數功而辭諐;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
义又,《夢溪筆談》: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爲右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从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少也;水之少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類皆以戔爲義。〇【按】殘義本兼大小而言,姑附記於此。
〔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歹部。
〔殘〕字拼音是c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歹、戔。
〔殘〕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歹( è ),戔( jiān )聲。从“歹”表示與死亡有關。本义是傷害。
〔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án] ⑴ 害,毀壞⑵ 不完全,餘下的⑶ 兇惡
卷别卷四下反切昨干切頁碼第127頁,第18字續丁孫
賊也。从𣦵戔聲。
卷别卷八反切自闌反頁碼第329頁,第1行,第1字述
賊也。從歺戔聲。
卷别卷四下反切昨干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651頁,第4字許惟賢第291頁,第4字
賊也。
段注《戈部》曰:賊敗也。𣦻部殘穿也。今俗用爲㱚餘字。按許意殘訓賊。㱚訓餘今則殘專行而㱚廢矣。《周禮・稾人》注。假戔爲㱚。
从𣦵。戔聲。
段注昨干切。十四部。
賊也。殘忍,㱚剩。
賊也。殘忍。残餘=㱚。
残,残害。字形采用“歹”作边旁,采用“戋”作声旁。
「殘」本作「戔」,甲骨文作、,兩戈相向,以會合相互殘殺之義。《說文‧戈部》:「戔,賊也。从二戈。《周書》曰『戔戔巧言也』(今本《書經‧秦誓》作「截截善諞言」)。」戔為「殘」之初文。戰國文字作,從二戈左右並列,與上下重疊同意。在六書中皆屬於同文會意。後借為戔戔巧言之意,轉注為從「歺(ㄜˋ)」、「戔」聲的「殘」字,表示殘賊的意思。《說文‧歺部》:「殘,賊也。从歺、戔聲。」甲骨文作,像殘骨骨架,從歺之字多表殘敗之義,故從歺突顯傷害的意思;從戔,表示音讀,兼表相殘的意思,本義為殘賊、毀壞。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残」。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52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36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6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7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59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65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7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29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20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0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63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63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405頁【補遺】第1665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049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35頁【崇文】第13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90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74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385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20頁,第6字 |
英语:injure, spoil; oppress; broken
德语:zerstören, vernichten (V), brutal (Adj), grausam (Adj)
法语:incomplet, défectueux, invalide, handicapé, reste, résidu, sauvage, brutal, cruel, détruire, ruiner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殘,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Unihan编码U+6B98,拼音是(cán),歹部,共12画,左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