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豸的意思




    拼音:zhi 声调:zhì 怎么读豸朗读
    总笔画:7 画 部首:豸 部
    结构:独体字
    五行:火 造字法:象形字
    五笔:EER 86 、 ETYT 98 仓颉:BSHH
    郑码:PQ 四角:20222
    中文电码:6282 区位码:8584 笔顺:[3443533] 撇、点、点、撇、弯钩、撇、撇

    豸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

    〔獬~〕见“”。

    解决。

    详细解释


    名词

    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an insect without feet or legs;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 《尔雅》

    豸豸(兽背隆长的样子)

    动词

    通“”。解决 solve使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左传》

    1.爬虫类的总称。

    《说文解字•豸部》:“豸,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

    2.参见“獬豸”条。

    3.办法。

    《左传•宣公十七年》:“使郤逞其志,庶有豸乎!”

    4.二一四部首之一。

    1.爬虫类的统称。

    虫豸。

    2.二一四部首之一。

    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7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199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1176頁,第10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尒切,𡘋音坁。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集韻》亦作𧋈

    又,《說文》:獸長𦟝,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註】徐鍇曰:豸豸,背隆長貌。

    又,解也。左傳・宣十七年》:使卻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卻」字應為「郤」字形誤。本作:使郤子逞其志,庶有豸乎〕【註】豸,解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陂池貏豸。文選》〔李善註〕:貏豸,漸平貌。

    又,嫋娜也。張衡〈西京賦〉:增嬋娟以跐豸。【註】跐豸,姿狀嫋娜也。

    又,《正韻》:丈几切,音跱 —— 義同。

    又,《廣韻》:宅買切;《集韻》、《韻會》:丈蟹切,𡘋𥍪 —— 與廌通。史記・司馬相如傳》:弄解豸。後漢・輿服志》:法冠,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故以爲冠。佩觿集》:蟲豸之豸爲獬廌。

    廣韻》同「𧳋」。

    注解

    〔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豸部

    〔豸〕字拼音是zhì,独体字,五行属

    〔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⑵ 〔獬~〕见“獬”。⑶ 解决。

    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池爾切頁碼317頁,第5

    異體

    豸獸長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凡豸之屬皆从豸。

    鉉注司殺讀若伺𠊱之伺。

    附注宋育仁部首箋正:「司同伺。」「猛獸欲殺獸,以旁窺伺,先曲身擬度之,然後身伸脊向前直搏,其形豸豸,脊若加長者然……今觀貓之捕鼠,蛇之螫人,皆先曲體,然後舒脊直向前,即豸豸之義也。猛獸未有不殺物者,殺物之狀,未有不伸脊豸豸然者,故象其形,制為豸字,而猛獸字皆从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池倚反頁碼786頁,第1行,第1

    豸獸長脊,行豸豸然,欲有所伺殺形。凡豸之屬,皆從豸。

    鍇注臣鍇曰:「豸豸,背隆長皃;欲有所伺殺,謂其行綴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池爾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826頁,第1許惟賢798頁,第1

    豸獸長𦟝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

    段注緫言其義其形。故不更言象形也。或曰此下當有象形二字。司今之伺字。許書無伺。凡獸欲有所伺殺,則行步詳宷。其脊若加長。豸豸然,長皃。文象其形也。《周禮》射人。以貍步張三侯。注云: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儗度焉。其發必𫉬。是以量矦道法之也。許言獸者,謂凡殺物之獸也。《釋蟲》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按凡無足之蟲體多長。如蛇蚓之類。正長脊義之引伸也。《上林賦》曰:陂池貏豸。卽《子虛賦》之罷池陂陀。《西京賦》曰:增嬋娟以此豸。按貏豸謂迆邐之長。此豸謂婀娜之長。亦皆長義之引伸。古多叚豸爲解廌之廌。以二字古同音也。廌與解古音同部。是以廌訓解。《方言》曰:廌,解也。《左傳》。庶有豸乎。《釋文》作廌。引《方言》廌,解也。《正義》作豸。引《方言》豸,解也。今本《釋文》廌譌爲鳩。今本《方言》廌譌爲瘛。音胡計切。葢古書之難讀如此。池爾切。十六部。

    凡豸之屬皆从豸。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無足謂之豸」,如蛇等是也。

    白话解释

    豸,长脊野兽,行动悄然而充满杀气,像是随时准备展开猎杀的样子。所有与豸相关的字,都采用“豸”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以獸直式側視之形表現,上像張口露齒,一豎像身、尾,左像兩腳,正像長脊獸的樣子。金文,上像有鬚之頭、眼,一豎像身、尾,右像兩腳。戰國文字之,上像口露齒,一豎像身、尾,左像四腳。篆文最似戰國文字之,顯然承自其形。隸書、楷書沿之作豸,幾無變易。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90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04頁
    4說文校箋第405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79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36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33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69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1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48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393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325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479頁【補遺】第17438頁
    14通訓定聲第204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20頁【崇文】第3277頁
    16說文句讀第1304頁
    17說文新證第737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397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13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907頁,第2字

    豸字的翻译


    英语:KangXi radical 153; legless insects; a legendary beast

    德语:Radikal Nr. 153 = Reptil, Katze, kleines haariges Tier, mystisches Tier (S)

    法语:insecte rampant, 153e radical

    豸的字源字形


    豸(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豸(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豸(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豸(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豸(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