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二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頁,第14字
义《說文》古文恆字。註詳心部六畫。
〔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二部。
〔𠄨〕字拼音是héng,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二、外、;、一、外、一。
〔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éng] ⑴ 同“恆”。《説文•二部》:“𠄨,古文恆。”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登切、古鄧切頁碼第452頁,第3字續丁孫
異體恆、恒
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閒,上下一心以舟施,恆也。
異體㔰
古文恆从月。《詩》曰:「如月之恆。」
附注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甲骨文、金文)皆从月。既云古文从月,又引《詩》釋之,則原本作𠀕,从外為傳譌。」此字通行體作「恒」。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字形『二』疑指天地,月出天地之間,而以半為恆見也;後加『弓』當作聲符用。戰國文字『月』與『外』常互用,故『月』替換為『外』,原指事字所要表達的意義已不明顯了。後世或加心怍『恆』,表示心理狀態之有恆,《說文》恆與亙不同字,恆行而亙廢。」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胡𧭭反頁碼第1062頁,第1行,第1字述
常也。從心、舟在二之間,上下一心,以舟施恒也。
鍇注臣鍇曰:「二,上下也。心當有常,《易・恒》曰:『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注曰:『長陽長陰,合而相與,可久之道也。』」
反切………頁碼第1062頁,第2行,第1字述
古文恒從月。《詩》曰:「如月之恒。」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722頁,第1字許惟賢第1184頁,第1字
常也。
段注常當作長。古長久字衹作長。淺人稍稍分別。乃或借下帬之常爲之。故至《集韵》乃有一曰久也之訓。而篇,韵皆無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時之長與尺寸之長,非有二義。
从心舟在二之閒上下。
段注上下猶往復也。
心㠯舟施。恆也。
段注謂往復遙遠,而心以舟運旋。歷久不變。恆之意也。宙下曰:舟車所極復也。此說會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一字。非。
古文恆。从月。
段注此篆轉寫譌舛。旣云从月。則左當作月。不當作夕也。若《汗𥳑》則左作舟,而右亦同此。不可曉。又按《門部》之古文閒作𨳢。葢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恆直是二中月耳。
詩曰:如月之恆。
段注《小雅・天保》文。此說从月之意。非謂《毛詩》作𠄨也。傳曰:恆,弦也。按詩之恆本亦作緪。謂張弦也。月上弦而就盈。於是有恆久之義。故古文从月。
當云「从心𠄭聲」。𠄭者,舟在二岸之間不能行也。
𠄭孳乳為𢛢,𠄨孳乳為緪,恆、𠄨恐係二字,以恆無張弦誼。
當云「从心𠄭聲」。𠄭者,舟在兩岸之間不能行也。
當云「从心𠄭,𠄭亦聲」,𠄭者,舟在兩岸之間不能行也,故為恒久之誼。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94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51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5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99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35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85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26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66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50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57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76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74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138頁【補遺】第1797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07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87頁【崇文】第474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61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903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62頁,第5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164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1242頁,第2字 |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子弹库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𠄨,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Unihan编码U+20128,拼音是(héng),一部,共7画,上中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