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 篾的意思




    拼音:mie 声调:miè 怎么读篾朗读
    总笔画:17 画 部首:⺮ 部
    部外笔画:11 画 结构:上中下结构
    五行:木 造字法:形声字
    五笔:TLDT 86 、 TLAW 98 仓颉:HWLI
    郑码:MLHS 四角:88253
    中文电码:4668 区位码:8390 统一码:11
    笔顺:[31431425221134534] 撇、横、点、撇、横、点、竖、横折、竖、竖、横、横、撇、点、斜钩、撇、点

    篾的笔顺写法分步演示


    基本解释


    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竹~。苇~儿。~席。~条。~青(指竹子的外皮,质地柔韧)。~黄(指竹子篾青以里的部分,质地较脆。亦称“篾白”)。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2.同本义。

    bamboo split(strip);

    笢,竹肤也。从竹,民声。 —— 《说文》。按,竹外青也,亦谓之筠析者,声转谓之篾。》敷重篾席。 —— 《诗·顾命》篾篓挑将水边货。(货:卖) —— 唐彦谦《蟹》

    篾巴(竹篱笆);篾索(竹篾编的绳索);篾席(竹篾编的席子);篾丝(竹篾劈的细丝);篾篓(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篾篮(竹篮子);篾笼(竹笼);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3.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

    the rind of reed or sorghum;

    苇篾儿。

    1.竹子剖成的细薄片。

    《玉篇•竹部》:“篾,竹皮也。”

    竹篾。

    2.用芦苇或藤类等的茎劈成的细长薄片。

    《西游记•第二三回》:“四片黄藤篾,长短八条绳。”

    韦篾儿。

    用竹片或芦苇片等编成的。

    《书经•顾命》:“牖间南向,敷重篾席。”唐•唐彦谦〈蟹〉诗:“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

    条状的薄竹片;也指高粱秆或苇秆劈成条的皮。

    竹篾、篾篓、篾席。

    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40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896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856頁,第24

    廣韻》、《集韻》、《韻會》:莫結切;《正韻》:彌列切,𡘋音蔑 —— 竹皮也。書・顧命》:敷重篾席。【傳】篾,桃枝竹。【疏】篾,折竹之次靑者。宋書・明帝紀》:太妃乘靑篾車,隨相檢攝。詩韻輯略》:蔓也。今蜀及關中亦謂竹篾爲蔓。

    又,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李善註】篾,桃枝也。

    又,小貌。揚子《方言》:木細枝謂之杪,江淮陳楚閒謂之篾。【註】篾,小貌也。

    注解

    〔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篾〕字拼音是miè,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罒、戍,五行属

    〔篾〕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是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iè] ⑴ 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

    篾字的翻译


    英语:bamboo splints or slats

    法语:bambou fendu en fines lanières

    篾的字源字形


    篾(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篾(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篾(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篾(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