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安猿马”出自宋代赵蕃的《杭桥道间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xìng ān yuán mǎ,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野性安猿马”全诗: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
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
野性安猿马,归心爱鹭鸥。
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杭桥道间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杭州的桥道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安稳与归隐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杭桥道间二首
安稳侵晨发,
杭桥薄暮休。
山穷多石峙,
渡涉乱川流。
野性安猿马,
归心爱鹭鸥。
时平从路险,
吾在岂人谋。
译文:
清晨来到安静的杭州桥道,
夜幕降临时,我静静休憩。
山峦绵延,石头层层叠叠,
穿越河流,波涛汹涌。
野性的猿猴自在奔驰,
我心向往归处,喜爱飞翔的鹭鸥。
纷乱的世事时平时险,
我置身其中,岂顾及他人谋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杭州的桥道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表现了作者追求宁静和归隐的心境。
首先,诗中写道“安稳侵晨发”,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安宁与宁静。这里的“安稳”意味着诗人的内心得到了安抚,感受到了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夜幕降临时的桥道景色,“杭桥薄暮休”。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静谧和沉静的感觉,暮色中桥道休憩的意象也暗示了诗人渴望休息和宁静的心情。
其次,诗中描绘了山峦的景色,“山穷多石峙”,表现出山势高耸、险峻多变的特点。这种景象与后文的“渡涉乱川流”相呼应,形成对比。山峦和涌动的河流象征着纷繁复杂的世界,而渡过山和水的过程也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困难。
诗中还出现了野性的猿猴和飞翔的鹭鸥,它们都象征着自由和追求。诗人以自然界的生物来比喻自己的心灵追求,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倾诉,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繁杂世事的超然态度。
最后,诗人以“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在世事纷扰中的超然心态。诗人不受世俗的纷扰所累,置身于逆境与平顺之间,自得其乐。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超脱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赵蕃的《杭桥道间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归隐的心境。通过对山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安宁、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与超然的美感。
háng qiáo dào jiān èr shǒu
杭桥道间二首
ān wěn qīn chén fā, háng qiáo bó mù xiū.
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
shān qióng duō shí zhì, dù shè luàn chuān liú.
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
yě xìng ān yuán mǎ, guī xīn ài lù ōu.
野性安猿马,归心爱鹭鸥。
shí píng cóng lù xiǎn, wú zài qǐ rén móu.
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拼音:yě xìng ān yuán mǎ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