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栋空馀燕雀来”出自宋代曾几的《风凰台》,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dòng kōng yú yàn què l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画栋空馀燕雀来”全诗:檐声无复到层台,画栋空馀燕雀来。
我是凤凰池上客,等閒汀鹭莫相猜
《风凰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檐声不再传至层台,
画栋空留燕雀回来。
我是凤凰池上的游客,
闲暇时别猜测汀鹭。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景象,表达了一种心境。诗中描述了一座凤凰台,告诉读者檐声不再传至层台,画栋空留燕雀回来。这里的檐声指的是凤凰的叫声,层台是凤凰栖息的地方,画栋是指凤凰栖息的宫殿。凤凰作为神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然而,现在凤凰的声音不再传到层台上,宫殿也空了下来,只有燕雀回来。
接下来,作者自称是凤凰池上的游客,池指的是凤凰栖息的地方。作者以自己是凤凰池上的游客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最后两句诗写道:"等閒汀鹭莫相猜",表示在闲暇时刻,不要去猜测汀鹭的动向。这里的汀鹭是指凤凰池边的鹭鸟,也是一种美丽的鸟类。通过这两句话,作者在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纠结于外在的变化和事物的消失,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享受当下的宁静。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凤凰台的变化以及凤凰池上的游客的心态,表达了一种对于变化的接受和平静的态度。诗意深远,给人一种淡然处事、豁达开朗的感觉。
fēng huáng tái
风凰台
yán shēng wú fù dào céng tái, huà dòng kōng yú yàn què lái.
檐声无复到层台,画栋空馀燕雀来。
wǒ shì fèng huáng chí shàng kè, děng xián tīng lù mò xiāng cāi
我是凤凰池上客,等閒汀鹭莫相猜
拼音:huà dòng kōng yú yàn què lá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生平阅历及主要著作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 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亲属
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长兄:曾弼,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官至提举京西南路学事。
次兄:曾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三兄:曾开,徽宗崇宁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