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配光三祖”出自唐代苏味道的《奉和受图温洛应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pèi guāng sān z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陟配光三祖”全诗: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
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
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中文译文: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绿绮膺河检,
清坛俯洛滨。
天旋俄制跸,
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
怀柔洎百神。
雾开中道日,
雪敛属车尘。
预奉咸英奏,
长歌亿万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味道为唐中宗咸亨皇帝应制而作的。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敬爱和祝福。
首先,诗人以“绿绮”来描绘皇帝所穿的华丽衣袍,显示出皇帝的尊贵地位。然后,他描述了清清净净的祭坛,表示皇帝虔诚祭祀的场景。
接着,诗人用“天旋”来形容皇帝的迅捷和威严,以及祂坚持孝敬之心履行祭祀仪式。他赞美皇帝与三祖紧密配合,怀柔天下的百神,显示了皇帝统治的威力和贤明。
之后,诗人用“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表达了皇帝早已消散困难,明亮的日子已经到来。车尘不再飞扬,雪已经收敛,预示着皇帝的治理能够使国家和百姓安定繁荣。
最后,诗人预示着自己的诗歌将长久流传,歌颂皇帝亿万春华。
整首诗表现出对唐中宗皇帝的钦仰和赞美,同时表现出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宁的美好景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诗人传递了对皇帝统治的期望与祝福。
fèng hé shòu tú wēn luò yìng zhì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lǜ qǐ yīng hé jiǎn, qīng tán fǔ luò bīn.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
tiān xuán é zhì bì, xiào xiǎng shǔ yán yīn.
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zhì pèi guāng sān zǔ, huái róu jì bǎi shén.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
wù kāi zhōng dào rì, xuě liǎn shǔ chē chén.
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yù fèng xián yīng zòu, cháng gē yì wàn chūn.
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拼音:zhì pèi guāng sān zǔ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苏味道卒后葬栾城西北9公里,即今之栾城苏邱村。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今天,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苏味道少年时便和同乡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圣元年(公元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698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又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终年58岁。
苏味道谙练台阁故事,善章奏。由于武则天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常常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处事模棱两可,世号“苏模棱”。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他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著有《苏味道集》已佚,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载《全唐诗》。
苏味道和李峤齐名,并称“苏李”,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在初唐诗人中,“苏李”往往又与“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相提并论,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苏李”的成就不及“沈宋”,但由于他两人身居高位,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多咏物诗。他的名篇《正月十五日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另外《咏虹》诗对虹的描写刻划亦颇值得称道。
新、旧《唐书》著录《苏味道集》1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仅16首。除《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首为七律外,余均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