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拏攫从云龙”出自唐代齐己的《古寺老松》,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á jué cóng yún ló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拏攫从云龙”全诗: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
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古寺老松》是唐代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岁禅师说,
先师指此松。
小年行道绕,
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
秋亭卓一峰。
终当因夜电,
拏攫从云龙。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棵古老的松树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棵松树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它被称为“百岁禅师”,传说有一位先师曾经指着它说话。松树枝条非常低垂,早早地就显示出了沉重的样子。在月亮的光照下,它的影子在月台上移动,高高独立于秋天的亭子上。最后,诗人寄望于自己能够从这棵松树中获取到灵感,达到灵魂的升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寺中一棵古老的松树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敬重之情。诗人以“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来点出这棵松树的价值和传奇之处,将其与先师的智慧和教诲联系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描写,松树的形象深入人心,诗人用词如巧匠,选用了“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等意象来增加诗歌的艺术性和视觉效果。最后几句“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从这棵松树中获取到灵感和启发,实现自己的升华和超越。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崇敬和赞美,展示了唐代士人的思想情趣。
gǔ sì lǎo sōng
古寺老松
bǎi suì chán shī shuō, xiān shī zhǐ cǐ sōng.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
xiǎo nián háng dào rào, zǎo jiàn yǎn zhī zhòng.
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yuè kǎn yí gū yǐng, qiū tíng zhuō yī fēng.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zhōng dāng yīn yè diàn, ná jué cóng yún lóng.
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拼音:ná jué cóng yún ló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