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蝴蝶双”出自宋代程垓的《长相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shí hú dié shu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几时蝴蝶双”全诗:风敲窗。
雨敲窗。
窗外芭蕉云作幢。
声声愁对床。
剔银缸。
点银缸。
梦采芙蓉隔一江。
几时蝴蝶双。
《长相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垓。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敲窗。
雨敲窗。
窗外芭蕉云作幢。
声声愁对床。
剔银缸。
点银缸。
梦采芙蓉隔一江。
几时蝴蝶双。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念之情的场景。诗人坐在窗边,听着风声和雨声敲打着窗户,窗外的芭蕉云如幢幢帷帐。他的思念之声陪伴着床前的忧愁。他剔起银灯,点亮银灯,梦中采摘着遥隔江面的芙蓉花。他不知道何时才能与自己思念的人团聚,就像几时才能看到两只蝴蝶成双成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风雨敲打窗户的声音,窗外的芭蕉云,银灯的闪烁,都营造出一种寂寞和遥远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自己心中的愁苦和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渴望与心爱的人相聚,但又无法预知何时才能实现。最后的比喻,将思念的等待与蝴蝶的飞舞相联系,增添了浪漫和温馨的意味。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幽静、忧郁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痛苦和渴望表达得深情而细腻。这种思念之情的共鸣,使得读者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期盼,进而引发共鸣。《长相思》以其深情而又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在宋代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所推崇和传颂。
zhǎng xiàng sī
长相思
fēng qiāo chuāng.
风敲窗。
yǔ qiāo chuāng.
雨敲窗。
chuāng wài bā jiāo yún zuò chuáng.
窗外芭蕉云作幢。
shēng shēng chóu duì chuáng.
声声愁对床。
tī yín gāng.
剔银缸。
diǎn yín gāng.
点银缸。
mèng cǎi fú róng gé yī jiāng.
梦采芙蓉隔一江。
jǐ shí hú dié shuāng.
几时蝴蝶双。
拼音:jǐ shí hú dié shuā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三江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
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
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在临安所写的〔凤栖梧〕"蜀客望乡归不去","忧国丹心曾独许",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与乡思,语浅情深。其词风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所以冯煦《蒿庵论词》称其词"凄婉绵丽,与草窗(周密)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程垓的词在风格情调上,都与柳永词有近似的地方,所以有人将他的词看作是柳词的余绪(薛砺若《宋词通论》)。但柳词虽有“森秀幽畅”的长处,也有“俚艳近俗”的短处。程垓词却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潇洒脱俗,挚婉蕴藉,深为后人所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