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是麦在野”出自宋代赵蕃的《是夕微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ng shì mài zài yě,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况是麦在野”全诗:腊雪财覆地,春雨不溜瓦。
天公务塞责,人意自嫌寡。
岂惟田未耕,况是麦在野。
安得三日霖,滂沱遍天下。
《是夕微雨》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是夜微雨,洒在寒冷的土地上,像是寒冬的积雪覆盖了大地,春雨却无力滋润瓦片。天公不负责任地忽视了农田的需求,人们心中的期待也因此感到失落。不仅田地还未被耕种,就连麦苗也长在荒野之中。如何才能有连绵三日的雨露,滂沱般地遍布整个天空与大地呢?
这首诗词以自然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天气变化和农业的关切之情。寒冷的冬天,微雨滴洒在地面上,无法达到充足的降水量,给农田带来困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天公负责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农业产量不足的担忧之情。他希望能有连绵的春雨,滋润干旱的土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这首诗词通过对微雨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除了对农业的关注,诗中还折射出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思索。诗人认为,天公有责任为人们提供所需的雨水,而人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动,尽力改变眼前的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意和人事之间的矛盾感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期待和对人类自身责任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农业困境和人们对于公平与正义的渴望。
shì xī wēi yǔ
是夕微雨
là xuě cái fù dì, chūn yǔ bù liū wǎ.
腊雪财覆地,春雨不溜瓦。
tiān gōng wù sè zé, rén yì zì xián guǎ.
天公务塞责,人意自嫌寡。
qǐ wéi tián wèi gēng, kuàng shì mài zài yě.
岂惟田未耕,况是麦在野。
ān dé sān rì lín, pāng tuó biàn tiān xià.
安得三日霖,滂沱遍天下。
拼音:kuàng shì mài zài yě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