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阍刚道有嘉猷”出自宋代阳枋的《谒同年许使君德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òu hūn gāng dào yǒu jiā yó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叩阍刚道有嘉猷”全诗:欲造诗坛夺锦标,几回蹑足愧还休。
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头。
济世自怜无绝力,叩阍刚道有嘉猷。
先生若动出关兴,便尔挑包逐去舟。
《谒同年许使君德开》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诗坛的渴望和自身的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同行的赞赏和希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造诗坛夺锦标,几回蹑足愧还休。
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头。
济世自怜无绝力,叩阍刚道有嘉猷。
先生若动出关兴,便尔挑包逐去舟。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诗坛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能在诗坛上获得荣誉,夺得锦标。然而,他也深感自己的无力和无奈,经历了多次努力却始终以失败告终,感到羞愧而终止努力。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同年的诗人,他们擅长写作妙律,技艺高超。而"我"则表示作者自己,他自称是一个家吟浪出头的诗人,意味着他的诗作多是自发而来,缺乏系统的技巧和修养。
作者自怜无绝力,认为自己无法在济世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到无奈和自愧。然而,他对于坚守正道的门阀守卫者表示赞赏,认为他们的刚直和正道是可贵的。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先生(指同年的诗人)如果能脱离世俗的束缚,追求文学事业的兴盛,他愿意放弃一切,随同年的先生一同追求诗坛的荣誉,象征着他追随先生的决心和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渴望和自愧,展现了一个属于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对于诗坛的追求和对同行的赞赏,表达了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于刚正不阿的人格的崇敬。整首诗词朴实而直接,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yè tóng nián xǔ shǐ jūn dé kāi
谒同年许使君德开
yù zào shī tán duó jǐn biāo, jǐ huí niè zú kuì hái xiū.
欲造诗坛夺锦标,几回蹑足愧还休。
jūn tí miào lǜ dōu xiān shǒu, wǒ màn jiā yín làng chū tóu.
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头。
jì shì zì lián wú jué lì, kòu hūn gāng dào yǒu jiā yóu.
济世自怜无绝力,叩阍刚道有嘉猷。
xiān shēng ruò dòng chū guān xìng, biàn ěr tiāo bāo zhú qù zhōu.
先生若动出关兴,便尔挑包逐去舟。
拼音:kòu hūn gāng dào yǒu jiā yóu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