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门惆怅内”出自唐代方干的《新正》,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mén chóu chàng nè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荜门惆怅内”全诗:荜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新正,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也是中国传统的春节。这首诗词《新正》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描绘了作者因远离故乡而感到惆怅,思念家乡的春天。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兰门忧思内,季节暗自频。每当见到新正的雪,便长久思念故国的春天。云西斜飞的雁儿,江上漂泊未归的人。又一年作客他乡,何时才能回到秦国?
诗词中的“兰门”指的是宫门,象征着远离故乡和故土。“荜门惆怅内”是形容作者内心的忧思和无法言明的痛苦。
诗词中的“时节暗来频”意味着作者念念不忘家乡的春天,每当新正来临时,他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诗词中的“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描绘了飞向西方的候鸟和流离失所的人,象征着作者与家乡的距离和离散之苦。
诗词的最后两句“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表达了作者对回到家乡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愿望。作者作为客居他乡的人,渴望能够找到回家的机会,但却无法如愿。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雪和春来对比,强调了作者与家乡春天的隔阂和遥远,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这是一首充满忧郁和离散之情的诗词。
xīn zhèng
新正
bì mén chóu chàng nèi, shí jié àn lái pín.
荜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měi jiàn xīn zhèng xuě, zhǎng sī gù guó chūn.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yún xī xié qù yàn, jiāng shàng wèi guī rén.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yòu yī nián wèi kè, hé méi dé dào qín.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拼音:bì mén chóu chàng nèi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一队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