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呖呖多悲声”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呖呖多悲声”出自宋代何梦桂的《和虑可庵悲秋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ì lì duō bēi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呖呖多悲声”全诗

《和虑可庵悲秋十首》

呖呖多悲声

秋风来木末,忽忽吹晚晴。
木落雁南归,呖呖多悲声
少壮老复至,岁月方遄奔。
我欲歌秋风,愁听箫鼓鸣。


赏析


《和虑可庵悲秋十首》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这首诗共有十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生的沧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来木末,
忽忽吹晚晴。
木落雁南归,
呖呖多悲声。

译文:
秋风吹拂着树梢,
忽然间晴朗起来。
树叶凋零,雁儿南飞,
哀鸣声此起彼伏。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秋风吹过树梢的情景。秋风带来了晴朗的天气,但也意味着秋叶的凋零和候鸟的离去。诗人通过描写雁鸣的悲鸣声,表达了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短小的篇幅展现了秋天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秋风吹拂着树梢,给人一种忽然变化的感觉,这种变化也反映在天空的晴朗上。然而,景色的美丽也伴随着树叶的凋零和雁儿的南飞,给人以离别和孤寂的感觉。诗人通过雁鸣的悲鸣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和感叹。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象和生命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光阴易逝和生命无常的共鸣,使人对人生的变迁和离别感到深深的思索。

“呖呖多悲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lǜ kě ān bēi qiū shí shǒu
和虑可庵悲秋十首

qiū fēng lái mù mò, hū hū chuī wǎn qíng.
秋风来木末,忽忽吹晚晴。
mù luò yàn nán guī, lì lì duō bēi shēng.
木落雁南归,呖呖多悲声。
shào zhuàng lǎo fù zhì, suì yuè fāng chuán bēn.
少壮老复至,岁月方遄奔。
wǒ yù gē qiū fēng, chóu tīng xiāo gǔ míng.
我欲歌秋风,愁听箫鼓鸣。

“呖呖多悲声”平仄韵脚


拼音:lì lì duō bēi sh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作者简介


何梦桂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作者介绍


何梦桂的介绍

  何梦桂 (1229—1303),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