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夫慵出长蓬蒿”出自宋代赵蕃的《晚秋郊居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ìng fū yōng chū zhǎng péng hā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病夫慵出长蓬蒿”全诗:病夫慵出长蓬蒿,但见刍薪价益高。
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晚秋郊居八首》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夫懒得出门长草丛,
只见禾稼秆柴价更高。
积雨知道寒意正逼近,
我只随遇而安典衣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秋的郊居景象。诗人身患重病,懒得出门,长草丛变得茂盛。然而,他在家中看到禾稼和柴草的价格却越来越高,意味着严寒即将到来。诗人以宁静自然的心态,顺应事物的变化,只随遇而安,选择合适的衣袍来应对寒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晚秋郊居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中的“病夫”一词表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他因病而无法外出,只能困居在家。这样的描写增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感,同时也凸显了他对外界的观察和思考。
其次,诗中提到的“长蓬蒿”和“刍薪”是秋季郊野中常见的景物。长蓬蒿代表着草丛的茂盛,暗示着诗人久居家中的荒凉和荒废。而刍薪的价格高涨,则暗示着严寒即将到来,人们纷纷购买柴草作为取暖之用。这种景象与诗人自身的病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最后,诗人以平和的态度应对生活的变化:“我方随事典衣袍”。他选择顺应事物的演变,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去迎合世俗的虚荣。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坚韧。诗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病痛和困境中,而是以豁达的心境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这首诗,赵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他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和自身的处境为线索,展示了一种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
wǎn qiū jiāo jū bā shǒu
晚秋郊居八首
bìng fū yōng chū zhǎng péng hāo, dàn jiàn chú xīn jià yì gāo.
病夫慵出长蓬蒿,但见刍薪价益高。
jī yǔ le zhī hán zài hòu, wǒ fāng suí shì diǎn yī páo.
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拼音:bìng fū yōng chū zhǎng péng hāo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