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忽忽生为乐”出自宋代赵蕃的《初二日复雨偶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ū lùn hū hū shēng wéi l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休论忽忽生为乐”全诗:秋旱连冬势未平,何斯小雨趁元正。
休论忽忽生为乐,且对欣欣木向荣。
已分终身乐贫贱,自无岐路觅功名。
独于诗律存余习,三日不谈荆刺生。
《初二日复雨偶成》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秋旱持续到冬季,然而偏偏在二月初二这天下了一场小雨。诗人以此为题材,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和对自然恢复的欣慰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旱连冬势未平,
何斯小雨趁元正。
休论忽忽生为乐,
且对欣欣木向荣。
已分终身乐贫贱,
自无岐路觅功名。
独于诗律存余习,
三日不谈荆刺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干旱连绵的秋季持续到冬季为背景,描述了在二月初二这一天降下一场小雨。诗人以雨水来比喻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这场小雨的喜悦和对自然恢复的欣慰之情。
诗中的“秋旱连冬势未平”描绘了干旱的情景,暗示了人们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渴望雨水的到来。然而,雨水偏偏选择了二月初二这一天降落,“何斯小雨趁元正”,诗人使用了反问句来强调这场小雨的特殊性和意义。
诗人在诗中提到“休论忽忽生为乐”,表达了他对这场雨的突然降临感到快乐和欣喜。他将雨水与生机勃勃的树木相对照,“且对欣欣木向荣”,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自然界的滋润和促进。
在诗的后半部分,赵蕃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满足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他说“已分终身乐贫贱,自无岐路觅功名”,表明他已经满足于贫贱的生活,不再追求功名地位。相反,他坚守对诗律的执着和热爱,“独于诗律存余习”,并表示自己“三日不谈荆刺生”,即三天不谈论功名利禄的事物。这表明赵蕃将诗歌创作视为自己的习惯和兴趣,与世俗的功名追求相隔绝。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旱和小雨的对比,通过对雨水的赞美和自身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赵蕃对诗律和创作的专注和执着,体现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坚持和独立精神。
chū èr rì fù yǔ ǒu chéng
初二日复雨偶成
qiū hàn lián dōng shì wèi píng, hé sī xiǎo yǔ chèn yuán zhèng.
秋旱连冬势未平,何斯小雨趁元正。
xiū lùn hū hū shēng wéi lè, qiě duì xīn xīn mù xiàng róng.
休论忽忽生为乐,且对欣欣木向荣。
yǐ fēn zhōng shēn lè pín jiàn, zì wú qí lù mì gōng míng.
已分终身乐贫贱,自无岐路觅功名。
dú yú shī lǜ cún yú xí, sān rì bù tán jīng cì shēng.
独于诗律存余习,三日不谈荆刺生。
拼音:xiū lùn hū hū shēng wéi lè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三觉 (仄韵) 入声十药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