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静听帘雨写鸣琴”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静听帘雨写鸣琴”出自宋代李弥逊的《病后戏呈谟老禅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tīng lián yǔ xiě míng qí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静听帘雨写鸣琴”全诗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静听帘雨写鸣琴

霜髭病起叵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
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
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赏析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魔侵袭,霜髭已生,病情加重,无法摆脱。平生心愿未能实现,如今已被病魔所消磨。一切都如梦一般虚幻,万缘转瞬即逝,不再属于当下。月光照耀下的林中,清晰的影子却不稳定,山路幽深,香气被遗失。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呼唤着谟老禅师一起欣赏清雨中的帘幕声,倾听琴音的鸣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病痛,表达了人生短暂和充满变幻的主题。作者感叹平生心愿未能实现,病痛带来的折磨使得他的心意被扼杀。他认识到一切都是如梦一般的虚幻,万物皆无常,都会转瞬即逝。月亮的光辉照耀下的林中,不稳定的影子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常。山路幽深,香气被遗失,暗示着美好的事物难以寻觅。然而,在这静谧的夜晚,作者呼唤谟老禅师与他共同欣赏飘洒在帘雨中的声音,倾听琴音的鸣奏,体现了对于内心宁静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病痛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变幻无常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美好。在病痛困扰之际,作者仍然保持一颗欣赏风景和音乐的心灵,寻求心灵的抚慰和慰藉。这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

“静听帘雨写鸣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ìng hòu xì chéng mó lǎo chán shī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shuāng zī bìng qǐ pǒ xiāng qīn, xiāo jǐn píng shēng wèi liǎo xīn.
霜髭病起叵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
yī shì guān shēn jù shì mèng, wàn yuán tán zhǐ yǐ fēi jīn.
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yuè lín qīng yǐng yuán wú dìng, shān lù yōu xiāng bù kě xún.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
huàn qǔ tāng xiū gòng qīng yè, jìng tīng lián yǔ xiě míng qín.
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静听帘雨写鸣琴”平仄韵脚


拼音:jìng tīng lián yǔ xiě míng qí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