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青山无偃蹇”出自宋代赵蕃的《重送处州斯远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xiè qīng shān wú yǎn jiǎ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寄谢青山无偃蹇”全诗:登临长病独成吟,连壁相依照映深。
寄谢青山无偃蹇,好听绝唱乱清音。
《重送处州斯远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登临高处,感慨身陷长期疾病的孤独,但仍能借助墙壁的倒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高处,长期病榻让我独自吟咏,
连壁上的倒影相互依偎,映照着深沉的心情。
我将思念寄托于这青山,无论遭遇困顿与挫折,
这美妙的歌声仍然优美动听,曲调跌宕起伏,旋律纷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身患重病,孤独登临高处的心境。病痛让他长期与外界隔离,但他通过倒影在墙壁上,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他将思念和感激之情寄托于青山,无论遭遇生活中的困顿和挫折,他的歌声仍然美妙动听,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他身患疾病的孤独和内心的激荡。墙壁上的倒影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自我倾诉,这种形象的使用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青山被用来寄托作者的思念和感激之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依恋。诗词中歌声的描绘,使整首诗词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感,让人仿佛能够听到作者内心深处流淌的旋律。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在身处困境时依然能够发掘内心的力量和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词富有音乐性和意境感,给读者带来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享受。
zhòng sòng chù zhōu sī yuǎn sān shǒu
重送处州斯远三首
dēng lín zhǎng bìng dú chéng yín, lián bì xiāng yī zhào yìng shēn.
登临长病独成吟,连壁相依照映深。
jì xiè qīng shān wú yǎn jiǎn, hǎo tīng jué chàng luàn qīng yīn.
寄谢青山无偃蹇,好听绝唱乱清音。
拼音:jì xiè qīng shān wú yǎn jiǎ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仄韵) 上声十六铣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