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射云天”出自唐代刘希夷的《将军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qì shè yún tiā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剑气射云天”全诗: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将军辟辕门,
耿介当风立。
诸将欲言事,
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
鼓声振原隰。
黄尘塞路起,
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
飞箭如雨集。
截围一百里,
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
胡人抱鞍泣。
古来养甲兵,
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
坐使干戈戢。
献凯归京师,
军容何翕习。
《将军行》是唐代诗人刘希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以及他们为保卫国家安定而奋勇战斗的场景。
诗中的将军耿介而坚毅,身临战场时,众将欲献策而退缩不敢上前。剑气冲天,鼓声震动原野和山谷。黄土飞扬,马背上的将士紧追敌兵。将军弯弓搭箭,箭矢如雨倾泻而下,截住了敌军,并斩获大量敌将的首级。
作为将军带着战马和士兵战争,马匹流血牺牲,敌人却为此悲伤哀泣。诗中还表达了养兵讨袭的观点,即在时常训练和武备的同时,也常常主动出击,以防范敌人侵略。
最后,将军带领着军队凯旋归来,展示出军容整齐的形象,引得京师百姓们无不赞叹。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而热烈的描写,展现了将军在战斗中的英勇形象和忠诚精神。将军坚毅的举止和胆识让人钦佩,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和对将士们的支持和敬仰。
jiāng jūn xíng
将军行
jiāng jūn pì yuán mén, gěng jiè dāng fēng lì.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zhū jiàng yù yán shì, qūn xún bù gǎn rù.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jiàn qì shè yún tiān, gǔ shēng zhèn yuán xí.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huáng chén sāi lù qǐ, zǒu mǎ zhuī bīng jí.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wān gōng cóng cǐ qù, fēi jiàn rú yǔ jí.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jié wéi yī bǎi lǐ, zhǎn shǒu wǔ qiān jí.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dài mǎ liú xiě sǐ, hú rén bào ān qì.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gǔ lái yǎng jiǎ bīng, yǒu shì cháng tǎo xí.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chéng wǒ miào táng yùn, zuò shǐ gān gē j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xiàn kǎi guī jīng shī, jūn róng hé xī xí.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拼音:jiàn qì shè yún tiā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夷园,即初唐诗人刘希夷的墓园。刘希夷墓位于汝州风穴寺山门东侧,背依龙山,面朝黄虎山。墓始筑于唐,原为土冢,唐时墓前植有柏树。千年后,树高近三丈,一株四人方可合抱,树茎分三枝,故称“三柱香”。另一株需五人合抱,树荫面积百多平方,状如巨伞,故称“一蓬伞”。解放前遭毁。
清朝初年,刘希夷墓年久失修,只剩下一个土丘,清雍正七年(1729年),汝州文人用青石将刘墓护砌,周围广植松柏,并立碑刻“唐诗人刘希夷墓”。使刘希夷墓成为汝州一景。光绪二十四年(1898),州署在墓周用青砖砌成长宽各5米,高2米的透花围墙,临路辟圆券门,门口立雍正十年所刻碑石。
文革时墓被平,1984年,在张绍文等24位知名人士倡议下,原临汝县人大常委会于同年6月14日第22次会议通过,县财政拨专款5万元,于1985年建纪念堂厢房各5间,大门一个,门额请张绍文先生书丹“夷园”之名,并刻墓碑一块立于墓前。但因管理不善,5间纪念堂不久被山火焚毁。
1994年,风穴寺文管所砌园林式围墙近400米,1998年重建纪念堂5间,又将一对清代石狮移立门前。
1999年秋,用青石重砌圆形墓冢,高一米,直径为2.9米,象征刘希夷享年29周岁。
刘希夷墓周围,建有一个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落,看上去像是古建,同行的汝州市宣传部新闻科长张万强倒很实在,告诉我这“古建”不过20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时,刘希夷墓只剩下一块清代光绪年间开封人冯承志父子撰文的石碑,旁边还有半块残碑。当时“文化大革命”刚过,国家百废重兴,汝州一些文化人就打算修复墓园。在他们的极力游说下,1985年,当地政府出资修建了现在的墓园。
初唐著名诗人刘希夷的死因,旧说多谓为宋之问所害。 此说肇始于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及《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
“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所重。善掐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刘宾客嘉话录》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
宋以后不少著作,每每沿袭此说。现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辞典等,也采用此说。如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辞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以致1981年临汝县(今汝州市)重修刘希夷墓,林冠夫先生撰写碑文时,仍宗此说。
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便会发现此说不仅既乏确凿的根据,也无有力的旁证;而且无论从时间上抑或从情理上似乎都讲不通,因此,难以成立。
从时间上说。刘、宋二人的生卒年月均史无明载,只能从比较隐微的材料中推测。倘若果如《唐才子传》所言,即刘希夷上元二年(公元675)中进士时“年二十五”、死时“未及三十”;那么他当生于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刘希夷生于是年),卒于仪凤、调露间,至迟不晚于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而据宋之问《秋莲赋》一文自序云:
“天授元年,敕学士杨炯与之问分直于洛城西”,分直,指分直习艺馆(据《通鉴卷二○八注,习艺馆本名内文学馆,武后改为习艺馆,又改为翰林内教坊)。又据《新唐书·宋之问传》云:
“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则宋之问在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时方才“甫冠”(即刚刚二十岁)。
那么他当生于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也就是说,宋之问比刘希夷小了整整二十岁。可见当刘希夷三十岁死时,宋之问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幼童,试问其如何能“以土袋压杀之”?或者“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就情理上说。据傅璇琮先生考证,《新唐书》中“‘甫冠’的记载是错误的”,并引《唐才子传》言宋之问亦“上元二年进士”,进而推断宋之问当生于公元656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宋之问生年为公元656年)。这样一来,刘希夷死时,宋之问已二十五岁,自然单从年龄上讲,足以能够杀人夺诗了。但据史载宋之问自少时即以诗著称,如《旧唐书》云:“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而刘希夷则“体势与时不合”、“不为所重”,也就是说,宋之问的诗名远在刘希夷之上,何至为了区区两句诗而用极残忍的手段杀人?何况被杀者还是自己的外甥(二人是否真有甥舅关系尚待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