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七事只须三”出自唐代贯休的《读《吴越春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fū qī shì zhǐ xū s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大夫七事只须三”全诗: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
宰嚭一言终杀伍,大夫七事只须三。
功成献寿歌飘雪,谁爱扁舟水似蓝。
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
中文译文:
犹来吴越尽须惭,
背德违盟又信谗。
宰嚭一言终杀伍,
大夫七事只须三。
功成献寿歌飘雪,
谁爱扁舟水似蓝。
今日雄图又何在,
野花香径鸟喃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贯休对吴越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之情。他指责吴越君主和贵族们违背道德、背离盟约而又信任奸谋。他提到了宰嚭,这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大臣,宰嚭因为说了一句话而被吴王杀死。作者还提到了大夫,指责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七件德行中只须完成三件。
然后,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吴越历史的失望和无奈。他说到了功成名就之后献寿的人们歌唱着飘雪的时光,但他问道,如今谁还在意扁舟上的蓝色水面呢?最后,他表示对当下的吴越形势感到迷惘,雄图一去不复还,花径上的野花依然香甜,但鸟儿的啁啾声似乎充满了疑问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词以贯休独特的笔触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了对吴越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和失望。他通过描绘吴越君主和贵族的背叛、奸谋和对德行的忽视,展现了深深的愤慨之情。虽然诗词所提到的人物和事件可能只是作为借喻和象征,但它们仍然能够呈现出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混乱。
贯休通过描绘功成名就后的虚荣和社会现实的无力,传达了一种对功利主义和虚幻显著的怀疑和悲哀。他在诗中提到了扁舟和蓝色水面,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渴望和眷恋,与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对当前的形势表示疑惑和不安,雄图一去不复还,野花依然香甜,但鸟儿的喃喃之声似乎透露出社会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整首诗词体现了贯休对历史和现实的痛心和忧虑,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关怀。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吴越历史和现实中的背离和虚荣,传达了对道德沦丧和社会困境的思考和反思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对稳定和安宁的向往,进一步加深了对当下形势的忧虑感。
dú wú yuè chūn qiū
读《吴越春秋》
yóu lái wú yuè jǐn xū cán, bèi dé wéi méng yòu xìn chán.
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
zǎi pǐ yī yán zhōng shā wǔ,
宰嚭一言终杀伍,
dài fū qī shì zhǐ xū sān.
大夫七事只须三。
gōng chéng xiàn shòu gē piāo xuě, shuí ài piān zhōu shuǐ shì lán.
功成献寿歌飘雪,谁爱扁舟水似蓝。
jīn rì xióng tú yòu hé zài, yě huā xiāng jìng niǎo nán nán.
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
拼音:dài fū qī shì zhǐ xū sā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仄韵) 去声二十八勘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