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夜相思处”出自唐代陈季卿的《别妻》,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yè xiāng sī ch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明夜相思处”全诗: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别妻
月斜寒露白,
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
诗成和泪吟。
离歌凄凤管,
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
秋风吹半衾。
中文译文:
月亮已经斜挂,露水已经凝结成白色,
今晚要离去的时候,心中挣扎。
喝酒只会增加愁苦,写出的诗配上泪水吟唱。
别离的歌曲哀婉如凤管,离别的鹤心怨恨如瑶琴。
在明夜的相思之地,秋风吹起我的半床被子。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妻子之际的苦闷与伤感之情。月亮斜挂、寒露洒白,形容了夜晚的寒冷和残月寥落的景象,与诗人在别离之时心中的忧虑和离愁形成了对应。诗人喝酒只会增添愁苦,却无法将内心的痛苦排解,只能通过写诗和泪水来吟唱出自己的心情。同时,诗人将离歌比作凤管,别鹤的怨恨比作瑶琴,以此表达了他离别妻子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最后,诗人将相思之地设想在明夜,秋风吹动他的半床被子,寓意了离别时的孤寂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妻子时的苦闷与哀伤。诗中采用了寒露、月斜、明夜等寂寞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离愁,同时通过离别的歌与鹤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并展现出他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使读者对于离别之情感到了共鸣。此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具有一定的创伤和感伤的氛围。
bié qī
别妻
yuè xié hán lòu bái, cǐ xī qù liú xīn.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jiǔ zhì tiān chóu yǐn, shī chéng hé lèi yín.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lí gē qī fèng guǎn, bié hè yuàn yáo qín.
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
míng yè xiāng sī chù, qiū fēng chuī bàn qīn.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拼音:míng yè xiāng sī ch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陈季卿家住江南,离开家里已经十年了,去考进士,立志考不中不回家。 因为一直没考中,就滞留在京城,靠卖字维持衣食。
他经常到青龙寺去拜访和尚,有一次,因为和尚外出,他就等着和尚回来。有个终南山的老头,也等候和尚回来。坐了很久了,那个老头对陈季卿说:“太阳已经偏西了,你大概饿了吧?”陈季卿说:“真的有些饿了,可是和尚又不在,怎么办呢?”老头就从肘后解下一个小口袋,拿出一寸见方的一块药,只煎了一杯,把它给了陈季卿,说:“用它大约可以解除饥饿了。”陈季卿喝完以后,觉得肚里饱饱的,心情也舒畅了,饥寒的痛苦全消失了。暖阁东边墙上有一幅《寰瀛图》,季卿就去寻找江南之路,不觉长叹说:“能够从渭水泛舟到黄河,到洛阳一游,到淮河游泳,渡过长江,回到家里,也就不为没有成就功名而还家感到后悔了。”老头笑着说:“这不难办到。”就命僧童到阶前去折一片竹叶,做成叶舟,把它放到图中渭水之上,说:“您只要把目光集中在这只小船上,就能使你刚才所说的话如愿了;不过到了家里,千万不要久留。”陈季卿盯着那叶小舟注视了很久,渐渐觉得渭水起了波浪,一片竹叶也渐渐变大,像席子似的船帆已经张开,恍恍惚惚好像登上了船。
开始从渭水到了黄河,把船系在禅窟寺庙下,在南边柱子上题诗,写的是:“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第二天,到潼关停留,上了岸,在关门东普通院门题句,写的是:“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从陕西向东行,凡所经历之外,完全像他以前希望的那样。十几天到了家,他的妻子兄弟在门前拜迎。晚上又写了《江亭晚望》诗,题写在书斋,那首诗是:“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这天晚上对他的妻子说:“我试期临近,不能久留,应该登舟而去了。”于是又吟诗一章赠别他的妻子,这首诗写的是:“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将要登舟时,又留下一首诗赠别众兄弟,诗中写道:“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歧。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惆怅清江上,区区趁试期。”一更以后,陈季卿又登上了竹叶舟,在长江之上泛舟消失了。他的兄弟妻子等人在江边痛哭,认为他成鬼物了。他凭借一叶小舟飘飘荡荡,循着旧路又回到渭水之滨。上岸以后,他租了一匹马,又来游青龙寺,清清楚楚地看到终南山那个老头依然围着粗麻衣坐着。陈季卿就向老头道谢说:“我回是回去了。莫非是梦吗?”老头笑着说:“六十天后你自己就知道了。”这时天色将晚,和尚还没有回来,老头就走了,陈季卿也回到了旅馆。两个月后,陈季卿的妻子带着金银和布帛从江南到来,说是季卿已经厌世了,特意来寻访他。他的妻子说:“某月某日回家,那天晚上在西斋作了诗,同时还有两首留别诗。”陈季卿这才知道他回家不是梦。第二年春天,陈季卿落榜向东回家去,到禅窟和潼关东门寺庙,看到自己所题写的两首诗笔墨还是新的。后来陈季卿考中,功成名就,便不再吃一粒粮食,入终南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