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哀角起重关”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哀角起重关”出自清代蒋春霖的《唐多令》,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i jiǎo qǐ zhòng guā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哀角起重关”全诗

《唐多令》

哀角起重关

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
系扁舟同倚朱阑。
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
霜深楚水寒。
背西风归雁声酸。
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赏析


《唐多令·枫老树留声》是清代著名诗人蒋春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
系扁舟同倚朱阑。
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
背西风归雁声酸。
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诗意:
这首诗词以枫老树、落叶和长安等元素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一系列意象,勾勒出一幅富有忧伤和怀旧情怀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丽的意象和凄怆的情感展现了蒋春霖的才华。以下是对诗词的逐句赏析:

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
诗的开篇以枫老树留声和被风吹残的芦花作为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

系扁舟同倚朱阑。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倚在朱阑边,把小船系在阑柱上,借以表达自己对于旧时光的依恋和思念。

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回忆往昔,仿佛身临其境地听到了落叶的声音,让他回想起了当年在长安欢歌跳舞的时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
这两句诗传达了秋天的凄凉感觉,通过描绘哀号声和寒冷的楚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逝去的哀叹之情。

背西风归雁声酸。
这句诗通过描绘西风吹拂下归雁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伤之情。

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这句诗以月亮照耀着石头城的景象作为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时光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自然元素和哀怨的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寥落的景色和回忆往昔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美好过去的思念之情。诗词中充满了忧伤和怀旧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蒋春霖深厚的情感和才华。

“哀角起重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áng duō lìng
唐多令

fēng lǎo shù liú shēng, lú huā chuī yòu cán.
枫老树留声,芦花吹又残。
xì piān zhōu tóng yǐ zhū lán.
系扁舟同倚朱阑。
hái shì shào nián gē wǔ dì, tīng luò yè, yì cháng ān.
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āi jiǎo qǐ zhòng guān.
哀角起重关。
shuāng shēn chǔ shuǐ hán.
霜深楚水寒。
bèi xī fēng guī yàn shēng suān.
背西风归雁声酸。
yī piàn shí tou chéng shàng yuè, hún pà zhào, jiù jiāng shān.
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哀角起重关”平仄韵脚


拼音:āi jiǎo qǐ zhòng guān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作者简介


蒋春霖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作者介绍


蒋春霖的生平

  蒋春霖,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生,江阴城内蒋家巷人。蒋春霖从小随任湖北荆门直隶知州的父亲蒋尊典在任所生活。少年蒋春霖颖悟聪敏,资性过人,所作诗赋曾压倒词坛前辈强手,故有“乳虎”之称。蒋春霖性格坦爽,屡试不中,仕途不济。道光二十八年(1848)后曾先后在苏北两淮地区任盐官,署理淮南、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他一生落拓,早岁为诗,中年以后有大量词作,大多为抒情、忆旧和感伤之作,其中不乏寄托思乡之情。 咸丰七年(1857)后,蒋春霖母亲和爱妻先后亡故,其生活更加潦倒,内心愁闷,只能以填词排忧。咸丰末年,40岁的蒋春霖遭罢官,先后居东台、泰州,生活困苦。时值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战乱频传,蒋春霖忧心如焚。期间,他的词对家国的飘摇、人民的流离失所都有极为深沉的描绘。历代词家评说蒋的词婉约多姿,抑郁悲凉,有“词史”之称。和他同时代的词人谭献称颂蒋春霖为“倚声家老杜(甫)”。他与纳兰性德和项鸿祚同被誉为清代词坛“三鼎足”。

  同治七年(1868),蒋春霖离别苏北,准备去浙江衢州投靠友人,路经吴江东门外垂虹桥,面对“环如半月,长若垂虹”的江南第一长桥,感到前程茫茫,伤痛之余竟投水而亡。一代词人怀着悲愤离开了人世,年仅51岁。

  蒋春霖逝世后,邑人缪荃孙、金武祥等人先后收集并刻印了《水云楼词》、《水云楼续词》、《水云楼烬余稿》等词稿共270余首。建国后,山东齐鲁书社又出版了冯其庸的《蒋鹿潭年谱考略·水云楼诗词辑校》一书,为后人研究蒋春霖提供了重要资料。

蒋春霖的文学创作

  蒋春霖早岁工诗,风格近李商隐。中年,将诗稿悉行焚毁,专力填词。据说他由于喜好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和项鸿祚的《忆云词》,因自署水云楼,并用以名其词集,这个说法因为没有蒋春霖留下的文献证据,受到一些研究者怀疑。他重视词的内容和作用,认为:“词祖乐府,与诗同源。偎薄破碎,失风雅之旨。情至韵会,溯写风流,极温深怨慕之意。”(李肇增《水云楼词序》)所作词如〔台城路〕《易州寄高寄泉》、〔卜算子〕“燕子不曾来”等,多抒写仕途坎坷、穷愁潦倒的身世之感,悲恻抑郁。其咏时事之作,如〔台城路〕“惊飞燕子魂无定”、〔渡江云〕《燕台游踪,阻隔十年,感事怀人,书寄王午桥、李闰生诸友》等,虽被誉为“倚声家老杜”,但内容大都抒写太平军扫荡江南时,士大夫流离之感以及对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哀叹。

  在艺术上,蒋春霖目无南唐两宋,更不囿于当代浙派和常州派的樊篱。他的词讲究律度,又工造境,注意炼字炼句,在清末颇受称誉。谭献称其“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箧中词》卷五)。

  《水云楼词》,蒋春霖生前刻于东台,后收入杜文澜《曼陀罗阁丛书》中。蒋卒后,他的好友于汉卿搜集未刻之词,与宗源翰所藏,合刻《补遗》1卷。缪荃孙也重刻过他的词集。1933年出版的《词学季刊》创刊号,又发表其未刻词9首。总计蒋春霖词今存170余首。诗作今存不及百首,由金武祥刻入《粟香室丛书》,题为《水云楼剩稿》。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