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可但灵云只见桃”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可但灵云只见桃”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ě dàn líng yún zhī jiàn tá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可但灵云只见桃”全诗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可但灵云只见桃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一坡修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赏析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知客人远道来访筠溪,暂留数旬后将归去,以诗偈送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客人远道而来拜访筠溪,与主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客人即将离去,主人以诗偈表达了对客人的欢送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弥逊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诗人采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对客人访问筠溪的描写,表达了对客人的赞赏和感激之情。

首句"剥啄君来破郁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客人的到来,以及他的到来给主人带来的愉悦和开心。"剥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接着的"解包相对煮溪毛",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相对而坐,共同品味着筠溪的美景。"解包"暗示客人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与主人共同分享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下一句"一坡修竹无穷意",将注意力转向了筠溪的景色。"一坡修竹"形容了溪边茂密的竹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秀美。

最后一句"可但灵云只见桃",通过对云雾和桃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灵云"和"桃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也暗示了客人的离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客人到访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客人的祝福和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

“可但灵云只见桃”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ì zhī kè yuǎn fǎng yún xī liú xún yú jiāng guī yǐ jì sòng zhī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bāo zhuó jūn lái pò yù táo, jiě bāo xiāng duì zhǔ xī máo.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yī pō xiū zhú wú qióng yì, kě dàn líng yún zhī jiàn táo.
一坡修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可但灵云只见桃”平仄韵脚


拼音:kě dàn líng yún zhī jiàn táo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