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嫌怨并”出自宋代赵蕃的《十二月一日使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óng shǐ xián yuàn bì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从使嫌怨并”全诗:中宵不得休,常州已鸡鸣。
欲知五更寒,扫霜四闻声。
出门风暴起,挂席遂前征。
官河沟渎耳,汹汹若未平。
想见太湖中,白浪山岳倾。
纡直虽有殊,高枕幸不惊。
舟师尚若悔,吾身未宜轻。
既无性命忧,从使嫌怨并。
《十二月一日使风》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冬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中宵无法休息,常州已经鸡鸣。
想知道五更时的寒冷,我听到了四次霜降的声音。
出门时狂风骤起,我挂起席子踏上前征之路。
官河和沟渎的声音在耳边汹涌澎湃,仿佛还未平息。
我想看看太湖中的景色,想看看波浪拍击山岳的情景。
即使道路纡曲不同,我幸运地能安然入眠。
舟师或许会感到懊悔,但我不能轻易放弃。
虽然没有性命的忧虑,却因怨言而烦恼。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天清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作为使者在旅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不易。诗中描绘了中宵无法休息和清晨鸡鸣的情景,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们在冬天早起的辛苦。作者通过听到四次霜降的声音来感知五更时的寒冷,这表明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寒冷环境的体验。他描述了出门时狂风骤起的情景,以及自己挂起席子继续前行的决心。诗中还提到了官河和沟渎的声音,以及对太湖景色的向往,这些描写增强了诗词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赵蕃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困苦和对自然景色的渴望。他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境。整首诗词以冬天的寒冷和旅途的辛苦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感受到其中透露出的孤独和坚韧。
shí èr yuè yī rì shǐ fēng
十二月一日使风
zhōng xiāo bù dé xiū, cháng zhōu yǐ jī míng.
中宵不得休,常州已鸡鸣。
yù zhī wǔ gēng hán, sǎo shuāng sì wén shēng.
欲知五更寒,扫霜四闻声。
chū mén fēng bào qǐ, guà xí suì qián zhēng.
出门风暴起,挂席遂前征。
guān hé gōu dú ěr, xiōng xiōng ruò wèi píng.
官河沟渎耳,汹汹若未平。
xiǎng jiàn tài hú zhōng, bái làng shān yuè qīng.
想见太湖中,白浪山岳倾。
yū zhí suī yǒu shū, gāo zhěn xìng bù jīng.
纡直虽有殊,高枕幸不惊。
zhōu shī shàng ruò huǐ, wú shēn wèi yí qīng.
舟师尚若悔,吾身未宜轻。
jì wú xìng mìng yōu, cóng shǐ xián yuàn bìng.
既无性命忧,从使嫌怨并。
拼音:cóng shǐ xián yuàn bìng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