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我鬓先华”出自宋代张炎的《南楼令(送韩竹闲归杭,并写未归之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wǒ bìn xiān huá,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怜我鬓先华”全诗:一见又天涯。
人生可叹嗟。
想难忘、江上琵琶。
诗酒一瓢风雨外,都莫问,是谁家。
怜我鬓先华。
何愁归路赊。
向西湖、重隐烟霞。
说与山童休放鹤,最零落,是梅花。
《南楼令(送韩竹闲归杭,并写未归之意)》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见又天涯。
人生可叹嗟。
想难忘、江上琵琶。
诗酒一瓢风雨外,都莫问,是谁家。
怜我鬓先华。
何愁归路赊。
向西湖、重隐烟霞。
说与山童休放鹤,最零落,是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韩竹闲归杭州的作品,并表达了作者未能归去之情。诗人看到韩竹闲即将离去,感慨万分,认为人生的离别无奈可叹。他怀念起曾在江上听到的琵琶声,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他希望能够在狂风暴雨之外,享受一壶诗酒,却不愿透露是谁家提供的。他感叹自己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仍然怀抱希望,不担心归途上的困难。他决定向西湖前去,再次隐退于烟霞之间。他告诉山童不要再放飞鹤,因为最凄凉的景象就是梅花凋零。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切体验到作者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江上琵琶的美景与外界的风雨相对照,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追求的自由之间的冲突。通过描写梅花的凋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nán lóu lìng sòng hán zhú xián guī háng, bìng xiě wèi guī zhī yì
南楼令(送韩竹闲归杭,并写未归之意)
yī jiàn yòu tiān yá.
一见又天涯。
rén shēng kě tàn jiē.
人生可叹嗟。
xiǎng nán wàng jiāng shàng pí pá.
想难忘、江上琵琶。
shī jiǔ yī piáo fēng yǔ wài, dōu mò wèn, shì shuí jiā.
诗酒一瓢风雨外,都莫问,是谁家。
lián wǒ bìn xiān huá.
怜我鬓先华。
hé chóu guī lù shē.
何愁归路赊。
xiàng xī hú zhòng yǐn yān xiá.
向西湖、重隐烟霞。
shuō yǔ shān tóng xiū fàng hè, zuì líng luò, shì méi huā.
说与山童休放鹤,最零落,是梅花。
拼音:lián wǒ bìn xiān huá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