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依公子”出自唐代贯休的《怀钱唐罗隐、章鲁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èr zi yī gōng z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二子依公子”全诗: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
风涩潮声恶,天寒角韵孤。
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
风涩潮声恶,天寒角韵孤。
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
诗词中文译文:
两个儿子依附公子,混迹于邪恶的世道。
白发被苦难摧折,一根白发都无返老还童的魔力。
风刺绘声绘色如潮涨般恶俗,天寒中只有角笛的凄寂音韵。
与亲人的分别千离万里,如何能使尘缘的盛衰获得安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出了贯休对于时局困顿和个人境遇的感叹。作者谈及"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邪恶。他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痛苦:"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青云是指官职,"十上"则指已经十年没有晋升。作者感叹时光荏苒,白发丛生,但却一无所有。
诗词的后两句"风涩潮声恶,天寒角韵孤。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描绘了社会冷酷无情和个人孤独无助的景象。风声凉意,潮声嘈杂,彰显了社会的浮躁和恶劣。天寒时只有角笛的孤寂音韵,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助。诗的最后一句"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离别后的自己的无奈和无法慰藉。
整首诗词通过感慨社会的不公和个人命运的坎坷,传递出作者对于人生的痛苦和挣扎的态度。既有对周围社会的愤懑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个人孤独和心灵的迷茫。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贯休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对时代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
huái qián táng luó yǐn zhāng lǔ fēng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èr zi yī gōng zǐ, jī míng gǒu dào tú.
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qīng yún shí shàng kǔ, bái fà yī jīng wú.
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
fēng sè cháo shēng è, tiān hán jiǎo yùn gū.
风涩潮声恶,天寒角韵孤。
bié lí qiān wàn lǐ, hé yǐ wèi róng kū.
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
拼音:èr zi yī gōng zǐ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