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珠林既深深”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珠林既深深”出自清代钱谦益的《古诗赠新城王贻上》,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ū lín jì shēn s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珠林既深深”全诗

《古诗赠新城王贻上》

珠林既深深

风轮持大地,击扬为风谣。
吹万肇邃古,赓歌畅唐姚。
朱弦泛汉魏,丽藻沿六朝。
有唐盛词赋,贞符汇元包。
百灵听驱使,万象穷锼雕。
干灯咸一光,异曲皆同调。
彼哉諓諓者,穿穴纷科条。
初盛别中晚,画地成狴牢。
妙悟掠影响。
指注窥厘毫。
瓮天醯鸡覆,井月痴猿号。
化为劣诗魔,飞精入府焦。
穷老蔽蔀屋,不得瞻泬寥。
正始日以远,词苑杂莠苗。
献吉才雄骜,学杜餔醨糟。
仲默俊逸人,放言訾谢陶。
考辞竞嘈囋,怀响归浮漂。
江河久壅决,厬潏亦腾嚣。
幺弦取偏张,苦调搜啁噍。
鸟空而鼠即,厥咎为诗妖。
丧乱亦云朊,诗病不可瘳。
譬彼膏盲疾,传染非一朝。
呜呼杜与韩,万古垂斗杓。
北征南山诗,泰华争岧峣。
流传到于今,不得免傲嘲。
况乃唐后人,嗤点谁能跳。
穷子抵尺壁,冻人裂复陶。
熠耀点须弥,可为渠略标。
昌黎笑群儿,少陵诃汝曹。
嗟我老无力,掩耳任叫呶。
王君起东海,七叶光汉貂。
骐骥奋蹴踏,万马喑不骄。
识字函雅故,审乐辨箫韶。
落纸为歌诗,绛云卷青霄。
自顾骨骼马,创残卧东郊。
敢云老识路,昏忘惭招邀!
河源出星海,东流日滔滔。
谁跖巨灵掌,一手堙崩涛?
古学尚根干,流俗沸螗蜩。
伪体不别裁,何以亲风骚?
珠林既深深,玉河复迢迢。
方当剪榛楛,未可荣兰苕。
瓦釜正雷鸣,君其信所操。
勿以独角麟,媲彼万牛毛。
伊余久归佛,繙经守僧寮。
枨触为此诗,狂言放调刁。
无乃禅病发?放笔自抑搔。
起挑长明灯,忏除坐寒宵。


赏析


风轮着大地,攻打扬州为歌谣。
吹万始远古,继续唱畅唐姚。
朱弦泛汉魏,沿六朝华丽。
有唐盛词赋,贞符汇元包。
百神不听使唤,万象穷锄头雕。
干灯都一光,异曲都同调。
那里呢諓諓的,穿过洞穴纷纷条例。
初盛别中晚,画出牢狱。
妙悟掠夺影响。
指注看厘毫。
瓮天醯鸡覆盖,井月痴猿号。
变为劣诗魔,飞精入府焦。
穷老房子遮遮蔽,不能看空旷。
正始一天天远去,词苑杂草苗。
献吉雄才骜,学杜庭院薄酒糟。
仲默出众人,放言指责谢陶。
考辞竞相嘈囋,怀响归冲毁。
江河堵塞决口很久,厬翻也腾嚣。
一些弦取偏张,调整搜寻能烦苦。
鸟空而老鼠就,其灾祸为诗妖。
动乱也说朊,诗病不能痊愈。
就像那膏盲疾,传染不是一天。
啊杜与韩国,万古流传斗杓。
北征南山诗,华山争向高峻。
流传到现在,不能免于傲慢嘲弄。
何况是唐代以后的人,嗤点谁能跳。
穷儿子抵达尺壁,冻人如羽衣。
萤火虫点须弥山,可以为渠道策略标。
昌黎笑着一群孩子,杜甫批评你们。
唉我老没有力量,掩耳任大声喧嚣。
王君在东海,七叶光汉貂。
骏马蹴踏奋,万马哑巴不骄傲。
识字函雅所以,审辨箫韶乐。
落纸为诗歌,绛云卷青霄。
从颅骨骼马,伤残躺在东郊。
敢说老识路,糊涂忘惭愧请邀请!
河发源于星海,滔滔东流天。
谁踩个巨灵名负责,一只手填崩涛?
古学还根干,世俗沸腾螗蝉。
假装身体不别出心裁,如何亲风骚?
珠林已经深深,玉又迢迢。
正当剪楷树,不可荣兰苔。
瓦锅正发出雷鸣,你的信所操。
不要用独角麒麟,媲美那些万牛毛。
伊余时间归佛,翻经守卫僧人的小屋。
枨触摸为这首诗,狂言放调刀。
没有就在病发?放下笔从抑制搔。
挑起长明灯,忏除因寒冷夜晚。

“珠林既深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ǔ shī zèng xīn chéng wáng yí shàng
古诗赠新城王贻上

fēng lún chí dà dì, jī yáng wèi fēng yáo.
风轮持大地,击扬为风谣。
chuī wàn zhào suì gǔ, gēng gē chàng táng yáo.
吹万肇邃古,赓歌畅唐姚。
zhū xián fàn hàn wèi, lì zǎo yán liù cháo.
朱弦泛汉魏,丽藻沿六朝。
yǒu táng shèng cí fù, zhēn fú huì yuán bāo.
有唐盛词赋,贞符汇元包。
bǎi líng tīng qū shǐ, wàn xiàng qióng sōu diāo.
百灵听驱使,万象穷锼雕。
gàn dēng xián yī guāng, yì qū jiē tóng diào.
干灯咸一光,异曲皆同调。
bǐ zāi jiàn jiàn zhě, chuān xué fēn kē tiáo.
彼哉諓諓者,穿穴纷科条。
chū shèng bié zhōng wǎn, huà dì chéng bì láo.
初盛别中晚,画地成狴牢。
miào wù lüè yǐng xiǎng.
妙悟掠影响。
zhǐ zhù kuī lí háo.
指注窥厘毫。
wèng tiān xī jī fù, jǐng yuè chī yuán hào.
瓮天醯鸡覆,井月痴猿号。
huà wéi liè shī mó, fēi jīng rù fǔ jiāo.
化为劣诗魔,飞精入府焦。
qióng lǎo bì bù wū, bù dé zhān jué liáo.
穷老蔽蔀屋,不得瞻泬寥。
zhèng shǐ rì yǐ yuǎn, cí yuàn zá yǒu miáo.
正始日以远,词苑杂莠苗。
xiàn jí cái xióng ào, xué dù bù lí zāo.
献吉才雄骜,学杜餔醨糟。
zhòng mò jùn yì rén, fàng yán zī xiè táo.
仲默俊逸人,放言訾谢陶。
kǎo cí jìng cáo zá, huái xiǎng guī fú piāo.
考辞竞嘈囋,怀响归浮漂。
jiāng hé jiǔ yōng jué, guǐ yù yì téng xiāo.
江河久壅决,厬潏亦腾嚣。
yāo xián qǔ piān zhāng, kǔ diào sōu zhāo jiào.
幺弦取偏张,苦调搜啁噍。
niǎo kōng ér shǔ jí, jué jiù wèi shī yāo.
鸟空而鼠即,厥咎为诗妖。
sāng luàn yì yún ruǎn, shī bìng bù kě chōu.
丧乱亦云朊,诗病不可瘳。
pì bǐ gāo máng jí, chuán rǎn fēi yī zhāo.
譬彼膏盲疾,传染非一朝。
wū hū dù yǔ hán, wàn gǔ chuí dòu biāo.
呜呼杜与韩,万古垂斗杓。
běi zhēng nán shān shī, tài huá zhēng tiáo yáo.
北征南山诗,泰华争岧峣。
liú chuán dào yú jīn, bù dé miǎn ào cháo.
流传到于今,不得免傲嘲。
kuàng nǎi táng hòu rén, chī diǎn shuí néng tiào.
况乃唐后人,嗤点谁能跳。
qióng zi dǐ chǐ bì, dòng rén liè fù táo.
穷子抵尺壁,冻人裂复陶。
yì yào diǎn xū mí, kě wèi qú lüè biāo.
熠耀点须弥,可为渠略标。
chāng lí xiào qún ér, shǎo líng hē rǔ cáo.
昌黎笑群儿,少陵诃汝曹。
jiē wǒ lǎo wú lì, yǎn ěr rèn jiào náo.
嗟我老无力,掩耳任叫呶。
wáng jūn qǐ dōng hǎi, qī yè guāng hàn diāo.
王君起东海,七叶光汉貂。
qí jì fèn cù tà, wàn mǎ yīn bù jiāo.
骐骥奋蹴踏,万马喑不骄。
shí zì hán yǎ gù, shěn lè biàn xiāo sháo.
识字函雅故,审乐辨箫韶。
luò zhǐ wèi gē shī, jiàng yún juǎn qīng xiāo.
落纸为歌诗,绛云卷青霄。
zì gù gǔ gé mǎ, chuàng cán wò dōng jiāo.
自顾骨骼马,创残卧东郊。
gǎn yún lǎo shí lù, hūn wàng cán zhāo yāo!
敢云老识路,昏忘惭招邀!
hé yuán chū xīng hǎi, dōng liú rì tāo tāo.
河源出星海,东流日滔滔。
shuí zhí jù líng zhǎng, yī shǒu yīn bēng tāo?
谁跖巨灵掌,一手堙崩涛?
gǔ xué shàng gēn gàn, liú sú fèi táng tiáo.
古学尚根干,流俗沸螗蜩。
wěi tǐ bù bié cái, hé yǐ qīn fēng sāo?
伪体不别裁,何以亲风骚?
zhū lín jì shēn shēn, yù hé fù tiáo tiáo.
珠林既深深,玉河复迢迢。
fāng dāng jiǎn zhēn hù, wèi kě róng lán sháo.
方当剪榛楛,未可荣兰苕。
wǎ fǔ zhèng léi míng, jūn qí xìn suǒ cāo.
瓦釜正雷鸣,君其信所操。
wù yǐ dú jiǎo lín, pì bǐ wàn niú máo.
勿以独角麟,媲彼万牛毛。
yī yú jiǔ guī fú, fān jīng shǒu sēng liáo.
伊余久归佛,繙经守僧寮。
chéng chù wèi cǐ shī, kuáng yán fàng diào diāo.
枨触为此诗,狂言放调刁。
wú nǎi chán bìng fā? fàng bǐ zì yì sāo.
无乃禅病发?放笔自抑搔。
qǐ tiāo cháng míng dēng, chàn chú zuò hán xiāo.
起挑长明灯,忏除坐寒宵。

“珠林既深深”平仄韵脚


拼音:zhū lín jì shēn shē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仄韵) 去声二十七沁

作者简介


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作者介绍


钱谦益的主要作品

  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子、史、文籍与佛藏。论文论诗,反对明代“复古派”的模拟、“竟陵派”的狭窄,也不满“公安派”的肤浅。他一面倡“情真”、“情至”以反对模拟;一面倡学问以反对空疏。所以他既说:“文章者,天地英淑之气,与人之灵心结习而成者也。又说:“根于志,溢于言,经之以经史,纬之以规矩,而文章之能事备矣。”(《周孝逸文稿序》)总的主张,是认为写作必兼具“独至之性,旁出之情,偏诣之学”(《冯定远诗序》),“深情蓄积于内,奇遇薄射于外,轮囷结?,朦胧萌析”(《虞山诗约序》),然后流露;既要能“陶冶性灵”(《范玺卿诗集序》),又不能抹杀“古人之高文大篇,所谓铺陈始终,排比声韵者”(《曾房仲诗序》)。所以他的文章,常把铺陈学问与抒发思想性情糅合起来,纵横曲折,奔放恣肆,其意图是合“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为一体。从具体作品看,虽内容比较驳杂恢诡,但规模阔大,足以转变明文的衰微格局,振作明末清初的文风。《汤义仍先生文集序》、《游黄山记》、《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忠烈杨公墓志铭》、《徐霞客传》、 《答唐训导汝谔论文书》、《袁伯应<南征吟>小引》、 《读苏长公文》、《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梅村先生诗集序》、《楞严志略序》等篇,都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气格和论学与评诗文的见解。钱谦益是文坛奇才,诗文妙笔生花,如“而羽书之旁午,民力之凋敝,持筹蒿目,又迸逼于胸中。故其为诗曲而中,婉而多风古人,感怀讽谕缠绵恻怆之致,往往交惊杂作。”(《袁伯应<南征吟>小引》)等句,即今读之,犹酣畅淋漓,为之一新。

  钱谦益的诗初学盛唐,后广泛学习唐宋各名家,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他学杜甫、元好问诗以树骨力,学苏轼、陆游诗以行气机,学李商隐、韩偓诗以运用辞藻与比兴,加上他才学兼资,藻思洋溢,往往写成庞大的组诗。明亡后的诗篇,寄寓沧桑身世之感,哀感顽艳与激楚苍凉合而为一,尤有特色。《徐州杂题五首》、《狱中杂诗三十首》、《己酉岁宴集连宵,于时豪客远来,乐府骈集,纵饮失日,追欢忘老,即事感怀,慨然有作四首》、《读梅村宫詹艳诗有感书后四首》、《西湖杂感》20首、《哭稼轩一百十韵》、《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后秋兴》13叠104首等,可为代表。著作有《初学集》110卷、《有学集》50卷、《投笔集》2卷、《苦海集》1 卷及外集等多种。各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为最完备。此外有《钱注杜诗》20卷。另编选《列朝诗集》77卷(顺治间刊本作81卷)。《吾炙集》 1卷。又钱陆灿节录钱谦益所作诗人小传为《列朝诗集小传》一书另刊。

钱谦益的评价

  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纵诞的习气,但又时时表现出维护传统道德的严肃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却而为热衷于功名而屡次陷入政治漩涡,留下谄事阉党、降清失节的污名;他其实对忠君观念并不执着(《陆宣公墓道行》诗有云:“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延龄在何许?”),却又在降清后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进退维谷、反复无常的尴尬状态,不仅给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涩,而且既为明朝遗民所斥责,又为清朝皇帝所憎厌。在他身上,反映了明清之际一些文士人生态度的矛盾。

  乾隆帝将钱谦益列为《明史·贰臣传》之首,并挖苦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说的虽然有点过,但也可见进退失据的钱谦益不仅为前朝人引以为耻,而且所投靠的清朝人对其气节,人格也有所不满。

钱谦益的介绍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瞿式耜、顾炎武、郑成功都曾是他的学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授编修,参加过东林党的活动。崇祯元年(1628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被革职。南明弘光朝,为礼部尚书。仕清以后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史学、佛学,是为东林巨擘,一反明朝公安派与竟陵派文风,倡言“情真”、“情至”。崇祯元年(1628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遭温体仁、周延儒排挤,被革职。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1618年-1664年),致非议四起,婚礼中的船被扔进了许多瓦石。后任南明朱由崧弘光朝廷礼部尚书,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

  最后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史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剃去头发)辫而入矣。”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仕清后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任《明史》馆副总裁。被人嘲笑为“两朝领袖”,顺治三年(1646年),托病回乡。顺治四年(1647年),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康熙三年(1664年),钱谦益病故,享年八十二岁。34天后,柳如是自缢身亡。家有绛云楼,以藏书丰富著称,后毁于大火,所遗书籍,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钱曾死后,其书尽归泰兴季振宜。[2]钱谦益学问渊博,泛览子、史、文籍与佛藏。论文论诗,反对明代复古派的模拟、竟陵派的狭窄,不满公安派的肤浅。他一面倡“情真”、“情至”以反对模拟,一面倡学问以反对空疏。他的文章,常把铺陈学问与抒发思想性情糅合起来,纵横曲折,奔放恣肆,合“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为一体,规模宏大,振作了明末清初的文风。钱谦益的诗初学盛唐,后广泛学习唐宋各名家,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他才学兼资,藻思洋溢。明亡以后的诗篇,寄寓沧桑身世之感,哀感顽艳与激楚苍凉合而为一,尤有特色。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等,又有《列朝诗集》、《杜诗笺注》等。

钱谦益的生平

三起三落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天启时典试浙江,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神家实录》。后大魏忠贤罗织东林党案牵连,削籍归里。钱谦益于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直到崇祯十七年明亡,在前后长达三十五年的时间内,三起三落,旋进旋退,全部任职时间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年左右,谈不上什么政绩。他的出名,是由于他出色的文才,被视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又因为他曾经参与了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阉党的活动,还被视为士林领袖之一。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
  天启七年丁卯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思宗朱由检即位,他被重新奉诏入朝任职。第二年(崇祯元年)七月应诏北上,出任礼部右侍郎,但三个月后,“会推阁臣,谦益虑尚书温体仁、侍郎周延儒并推,则名出己上,谋沮之。体仁追论谦益典试浙江取钱千秋关节事,予杖论赎。体仁复贿常熟人张汉儒讦谦益贪肆不法。谦益求救于司礼太监曹化淳,刑毙汉儒。体仁引疾去,谦益亦削籍归。”回到老家常熟的他,与一个名字叫程嘉燧的读书人关系素善,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程嘉燧,字孟阳,休宁人,侨居嘉定。工诗善画。与通州顾养谦善。友人劝诣之,乃渡江寓古寺,与酒人欢饮三日夜,赋《咏古》五章,不见养谦而返。崇祯中,常熟钱谦益以侍郎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遂卒,年七十有九。谦益最重其诗,称曰松圆诗老。”
  顺治初,因江阴黄毓祺起义案牵连,被逮入狱,次年获释。自是息影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诗文在当时颇负盛名,东南一带,奉为"文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钱氏著述被列为"悖妄著书人诗文",其已载入县志者均被删削。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开国群雄事略》、《列朝诗集》、《内典文藏》等。 1664年,钱谦益以八十三岁的高龄病殁于杭州,殁葬于虞山南麓。

藏书名家
  钱氏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年青时即喜古书善本,以藏书富而闻名江南。藏书家赵琦美卒后,其“脉望馆”所藏之书,以2万金全归于他。又购得刘凤“厞载阁”、钱允治“悬磬室”、杨仪“七桧山房”等知名藏书家的藏书,其中唐写本、宋元本、珍稀本有万余卷。又不惜重金,广收古书,书贾云集门前,所藏书可于皇室内府藏书相等,超过叶盛、吴宽、朱睦木挈 等家藏书。由是更不惜重赀购古本,以致"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睢阳袁枢为明末北方著名收藏家,是历史上迄今为止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钱谦益曾盛赞其“睢阳袁伯应,以名臣(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之牵丝郎署,负文武大略,博雅好古”(钱谦益《袁伯应南征吟小引》)。钱氏看重袁氏收藏,且诗文互有题赠。
  钱谦益所藏多宋元旧刻,为此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寻访,明王世贞不惜以一座庄园代价换得的《两汉书》后来因故散落於民间,即是钱谦益以数年时间追踪查询,最后终于以一千二百金的高价觅得。
  钱谦益中年时曾构“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书,晚年则居“红豆山庄”,新建“绛云楼”,取“真诰绛云仙姥下降”之意,名其书楼为“绛云楼”,中有宋刻孤本,秘册精椠较多。其藏书经重加缮治,区分类聚,分为73大柜,自称:“我晚而贫,书则可云富矣”。学者称“大江以南,藏书之富无过于钱”。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缮治,分类编目,结果整整装满七十三大柜,贮于楼中。望着满屋书籍,钱谦益感慨地说:"我晚而贫,书则可云富矣。"顺治七年(1650),幼女与乳母在书楼上玩耍,蜡烛误落入纸堆中,起火被烧。自称绛云楼之火和梁元帝江陵焚书、李自成文渊阁焚书为“藏书三大厄”。据说书楼起火时,钱谦益指挥烈焰上,大叫:"天能烧我屋内书,不能烧我腹内书。"事后又痛心疾首地说:"甲申之乱,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书史图籍一小劫也。
  钱谦益本饱学之士,对版本目录亦十分精通。曹溶《绛云楼书目题词》说:"宗伯每一部书,能言旧刻若何,新版若何,中间差别几何,验之纤悉不爽,盖於书无所不读,去他人徒好书束高阁者远甚。"但同时也指出他藏书太偏执:"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钞本,虽苏了美、叶石林、三沈集等,以非旧刻,不入目录中;一好自矜啬,傲他氏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乃至"有单行之本,烬后不复见於人间"。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钱谦益与曹溶本相交甚厚,曹在京师时,堂上列书六、七千册,钱常去曹处看书,每见自家所乏,恒借钞,曹则希冀异日可因此借观钱氏之书。曹则问钱:"先生必有路振《九国志》、刘恕《十国纪年》,南归幸告借、。""钱当下许诺,不料事后竟后悔道:"我家无此二书。"及至绛云火,曹溶前来吊其灾,钱方后悔地说:"我有惜书癖,畏因借辗转失之。子曾欲得《九国志》、《十国纪年》,我实有之,不以借子。今此书永绝矣。使钞本在,余可还钞也。"
  绛云楼火灾后,钱谦益根据记忆,追录成《绛云楼书目》4卷,补遗1卷,书目分73类,从四部体系,其中新增地志、天主教2类,为同代私家书目所无。著录图书3300余种。收善本极多,重要的是留下了270余篇题跋文字,对了解版本和已佚古籍有帮助。晚年娶才女柳如是为妾,柳如是亦能藏书,并多有题跋。钱谦益去世后,藏书被钱曾掠去,柳如是被逼自缢。书目对宋元版本情况多有记载,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私家藏书目录。有《牧斋书目》1卷、钱谦益除绛楼外,在其故第东城还有少量藏书,包括宋版《两汉书》等,加上他后来又陆续收集到的部分,在他去世后均归其族孙钱曾。藏书印有“钱谦益印”、“绛云”等。编著有《明史稿》,毁于火。著有《牧斋诗抄》、《有学集》、《初学集》、《投笔集》,清代版被禁毁。另有《楞严经蒙抄》、《金刚心经注疏》等10余种。

降清
  崇祯12年已卯(公元1639年)钱谦益在草衣道人王修微家得见柳如是《西湖八绝句》诗,对“桃花得气美人中”句赞赏不已。于是应邀柳如是与之同游西湖。 从那个时候起,钱将柳比作卓文君,而柳把钱比作“才高博洽” “博通经籍”的东汉大才子马融,说:“天下惟虞山钱学士始可言才,我非才如学士者不嫁。”此时已丧偶的钱则答道:“天下有怜才如此女子者耶,我亦非才如柳者不娶。”崇祯十四年辛巳(公元1641年)六月初七日 钱以匹嫡之礼与柳结缡芙蓉舫中。这事在当时的士大夫中间颇招物议。“亵朝廷之名器,伤士人大夫之体统”。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亡。四月,清兵入关,进占北京。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改年号弘光。这时候的钱谦益利用夫人柳如是与阮大铖的关系,谋就了礼部尚书的职位。据《南明野史》记载,“钱(谦益)声色自娱,末路失节,既投阮大铖而以其妾柳氏出为奉酒。阮赠以珠冠一顶,价值千金。钱令柳姬谢阮,且命移席近阮。其丑状令人欲呕。”
  清顺治二年乙酉,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钱谦益谢以不能。“乙酉五月之变,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不仅腆颜迎降而且连发也剃了。史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kūn,音昆,剃去头发)辫而入矣。” 而其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和河南参政兵备道袁枢俱誓不仕清相继郁郁绝食而卒。
  南明弘光政权亡。秋,钱北上充修明史副总裁。柳如是留居南京。“当谦益往北,柳氏与人通奸,子愤之,鸣官究惩。及归,怒骂其子,不容相见。谓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此言可谓平而恕矣”。
  清顺治三年丙戌(公元1646年)六月,钱谦益称疾乞归,返回南京,携柳如是返常熟。清顺治四年丁亥,受淄川谢陛案牵累,钱谦益被逮锒铛北上,关入刑部大狱。柳如是扶病随行,上书陈情,誓愿代死或从死。
  清顺治五年戌子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羁囚南京狱。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请托斡旋,钱谦益才得以免祸。出狱后,被管制在苏州,寄寓拙政园。
  清顺治六年已丑,从苏州返回常熟,移居红豆山庄。表面上息影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暗中与西南和东南海上反清复明势力联络。
  在他去世那一年(康熙三年)的夏天,钱谦益卧病不起,而丧葬费用尚无着落,恰好盐台顾某来求文三篇,答应给润笔一千两白银。此时,钱谦益已无力为文只好求来访的黄梨洲(宗羲)代笔。黄梨洲略显推辞之色,无奈之下,钱谦益不得已才将黄反锁于书房之内,逼迫黄宗羲连夜写完了三篇文章,这才解决了丧葬费用。黄宗羲《南雷诗历》《八哀诗》(之五)写道:“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乎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陈寅恪先生也客观地说:“牧斋之降清,乃其一生污点。但亦由其素性怯懦,迫于事势所使然。若谓其必须始终心悦诚服,则甚不近情理。” 他临死前还呼喊着“当初不死在乙酉日,这不是太晚了吗?”(据顾公燮《消夏闲记》的记载)清初汉人中送上门争先恐后去当满清奴才的士人如于成龙、汤斌等大有其人,有的还忘称理学,徒以欺世盗名而已。从钱氏后来的表现来看,投降满清先为保命,并非心甘情愿。
  钱氏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年青时即喜古书善本,曾购得明代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的旧藏,由是更不惜重赀购古本,以致"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钱谦益所藏多宋元旧刻,为此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寻访,明王世贞不惜以一座庄园代价换得的《两汉书》后来因故散落於民间,即是钱谦益以数年时间追踪查询,最后终于以一千二百金的高价觅得。
  钱谦益中年时曾构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书,晚年则居红豆山庄,新建绛云楼,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缮治,分类编目,结果整整装满七十三大柜,贮于楼中。望着满屋书籍,钱谦益感慨地说:"我晚而贫,书则可云富矣。"不幸仅十多天之后,家中不慎因剪烛引起大火,绛云楼全部藏书竟因此毁于一旦。据说书楼起火时,钱谦益指挥烈焰上,大叫:"天能烧我屋内书,不能烧我腹内书。"事后又痛心疾首地说:"甲申之乱,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书史图籍一小劫也。

钱谦益的成就

  作为诗人,他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与著名诗人睢阳袁枢(字伯应,袁可立子)多有往来。当时人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凤翔《初学集序》)

  作为史学家,钱谦益早年撰《太祖实录辨证》五卷,立志私人完成国史,他于弘光元年、顺治三年两次欲修明史,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人们认为“虞山(钱谦益)尚在,国史犹未死也”,可见对他史学才能的极度推崇。

  作为文章家,钱谦益名扬四海,号称“当代文章伯”,黄梨洲《忠旧录》称他为王弇州(世贞)后文坛最负盛名之人。

  作为收藏家,钱谦益尽得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四家书,更不惜高价广肆购求古本,构筑“绛云楼”,收藏宋元孤本书于其上,“所积充牣,几埒内府”。

  万历38年(公元1610年)中进士。十年后的天启泰昌元年才“诣阕补官”。但不久就遭到御史陈以瑞的弹劾而被罢官,奉诏削籍南归。当时他的心情一方面是心灰意懒的悲切:“门外天涯迁客路,桥边风雪蹇驴情”;一方面是想归隐田园:“耦耕旧有高人约,带月相看并菏锄”。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